(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620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7《扬州慢》(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慢【学习要点】1探究怀古诗的主题和艺术特征。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诗歌的主题。【探究活动】结合本诗的主要情感,探究怀古诗的主题。【教师释疑】注意词前面的“序”,主要是黍黎之悲,解释黍黎之悲。怀古诗的内容一般为: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怀古诗的一般主题是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讨论明确】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课堂提升】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

2、事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1)这首曲子上片意在咏史,从整首曲子来看,作者咏史有什么作用?【答案】一方面,揭示古往今来的王朝兴衰、个人得失都成过眼云烟、一场梦幻,即使曾经尊贵、繁华都会最终成空;另一方面为下片述怀言志作铺垫。(2)从下片内容看,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答案】表达了作者隐居山野、诗酒自娱、悠闲宁静、淡泊无为的人生追求。【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要点二:探究怀古诗的主要艺术特征。【探究活动】结合本诗探究怀古诗的艺术特征。【教师释疑】怀古诗常用的手

3、法有: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讨论明确】(1)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的是拟人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渐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在寒气中吹着,号角之声,萦绕在空城上方,久久不散。运用了以动衬静,用空城中凄清的号角声来反衬扬州的空寂、凄清,而渐黄昏则点明时间为傍晚时分,渲染了一种凄迷,迷蒙的气氛。寒字不仅体现乐

4、声令人寒,更重要的是体现作者心寒。(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想象杜牧见到扬州城的衰败,他的惋惜、遗憾,即使杜牧再有才华,可是再难以写出富有深情的诗句。教师补充:展示豆蔻花的图片,帮助理解“豆蔻词工”。明确想象杜牧再到今日扬州,他的反应,来表现扬州城今日的衰败,已然是一座空城。(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仍在,桥下水波荡漾,清冷的月光,映着寂寞的夜空,想那桥边红药,年复一年开着,不知为谁生长。用桥边红药与今日败落的景象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出自己内心的悲伤。【课堂提升】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5、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答案】这两首诗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手法。 都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怀古诗的主题和艺术特征的共性。(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