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547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其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在其中。先说围棋。围棋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2、气眼”即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而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价值也大有区别。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等等。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不可等同。将帅属

3、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也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大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其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

4、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其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则着实可悲,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之安危。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至少还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

5、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1.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它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B车可以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它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丢车保帅。C马、炮地位大体等同,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D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人民的生动具体的体现。2.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

6、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B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C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了那位无能的老帅的存活,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D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

7、,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B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而要想将死对方,只要保住车就可胜券在握。C下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为了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杨芳 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冲着王文显。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但听课后

8、,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是谈正事,说完便走,“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掀。1936 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他穿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1937 年学校南迁其间,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殷,“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9、。 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燎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伸手要抓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至少,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各个方面无疵可求”。甚至,他永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温源宁说他

10、“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和“定影液”: “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充满了潮讽,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柔和的、恶嘲的微笑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他的作品)是那种坐在小剧场里,一边喝着咖啡和茶,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耀杰说。 1990 年,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二三十年代的杂志上面布满灰尘,旧得“翻几下就会烂掉”,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激昂

11、,他的剧作文字温文尔雅,很有情趣。 “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没有火药味,温厚中带着一丝人文关怀。”张耀杰说,“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只是这种情趣“缺乏战斗性”,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上世纪80 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权威著作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书,732 页里对他的介绍只有薄薄4 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基于这种精神对当时中国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书中写道。 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而如今,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有学生在看书,也

12、有老人推着童车,早已不复是“点点翠竹千般绿,几条小路尽文人”的景象了。 注王文显(l886 一1968 ) :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定影: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溶去全部卤化银,只留下银质的影像,并把影像固定下来,不再变化。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段说温源宁用“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一语描述王文显上课的情形,写出了他严肃、枯燥的授课特点。B第段引用梦里京华对大小老婆争宠的生动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袁世凯称帝的荒谬,说明王文显的剧作别有一番幽默。C王文显的话剧作品文字饶有情趣,值得细细品味;他追求的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潮流不尽吻合,其作

13、品透露出一定的人文情怀。D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E.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意味深长,“遥远”既指王文显的喜剧已少有人知,也指王文显式的幽默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已不多见。5.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4分)6.请根据文本,探析“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这句话的涵义。(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约会白桦 张波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则

14、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时,我想哭”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没错

15、,是约会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原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一大片白桦默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在已毫无必要。我沉默地注视着面前的她们。我在心里一千遍地说着:你好我的眼角渐渐地开始潮湿。我开始相信,那位北方朋友的话言之不虚。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雪侵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蓝天和太阳。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和磨炼。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此时,我已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