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535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原子量:H :1 O:16 C:12 N:14 Na:23 S:32 Cl:35.5 Fe: 56 Mg:24 Al:27单选题:每题2分(222=44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C.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也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病症2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下列说法,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氯化氢溴水纯碱溶液2丁醇酸化的

2、KMnO4溶液A BC D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将0.2mol/L的NH3H2O与0.1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7,则c(Cl-)c(NH4+)c(OH-)c(H+)B已知MgCO3的K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 ,且C(Mg2+)C(CO32-)=6.8210-6 molL1C 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2c(Na)3c(CO32)c(HCO3)c(H2CO3)D等浓度的NH4Al(SO4)2、(NH4)2CO3、(NH4)2Fe(SO4)2 ,NH4+

3、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B由图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C由图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D在10L容器、850时反应,由图知,到4min时,反应放出51.6kJ的热量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gD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NA B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C1mol K与足量O2反应,生成K2O、K2O2和KO2的混合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1

4、0-13NA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A某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NH3是碱B硝酸银溶液中加足量NaCl溶液,再加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Ksp (AgCl) Ksp(AgI) C2 mL 2% CuSO4中加46滴2% 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0.5 mL X溶液,加热煮沸未出现砖红色沉淀X不含有醛基D等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氢气多HB是强酸7下列判断合理的是()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蔗糖、硫酸钡和

5、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9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A 0.2mol

6、 B0.6mol C0.8mol D1.0mol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 BH+、Na+、Fe2+、MnO4CK+、Ca2+、Cl、NO3 DK+、NH4+、OH、SO4211. 在两个固定体积均为1L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化比充入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 氢碳比:C. 若起始时,CO2、H2浓度分别为0.5mol/L和1.0mol/L,则可得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512D. 向处于P点状态的容器中,按2:4:1:4的比例再充入、,再次平衡后减小

7、12. 某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 K2S43KI。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电路如图示。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B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C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D电池充电时,B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3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弱酸CH3COOHHCNH2CO3Ka1.81034.91010Ka14.3107;Ka25.61011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溶液中,pH大小关系为pH(NaCN)pH(N

8、a2CO3) pH(CH3COONa)Ba molL1 HCN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中c(Na)c(CN),则a可能大于b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减小D将0.1 molL1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CN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反应1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25时,0.l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ZW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族C甲为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

9、合物DZ的气态氢化物在同族中的稳定性最强15.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3,一定条件下,A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则A的结构最多有( )A33种 B31种 C28种 D19种16下列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HCl比H2S稳定 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HClO4酸性比H2SO4强 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A B C D172010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其合成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特殊

10、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 B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D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18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NaOH溶液控制pH试剂X足量酸烧渣固体1111111溶液2固体2FeSO47H2O溶液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若改

11、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D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192015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AlCl4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n + AlCl4e- = CnAlCl4 B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C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D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3e-+7AlCl4 =4Al2Cl720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12、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H + 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 kPa时,2 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D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21以水为溶剂进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H3OOH=2H2O。已知液态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因为液态SO2也会发生自离解:SO2(l)SO2(l)SOSO2。若以液态SO2为溶剂,用SOCl2滴定Cs2SO3,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滴定反应可以表

13、示为SOSO2=2SO2B在一定温度下,液态SO2中c(SO)与c(SO2)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自离解的存在,说明SO2是离子化合物D可通过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到达滴定终点22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23(16分)Fe、Ni均为第族元素,二者在许多工业生产中都有涉及。、已知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难溶于水,工业上从废镍催化剂(成分主要为Ni,含有一定量的Al2O3、Fe、SiO2、CaO等)制备草酸镍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KSP(CaF2) =1.4610-10 当某物质浓度小于1.010-5 mol/L时,视为完全沉淀(1)请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_。(2)试剂a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pH的调控范围为 ,试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解释滤渣的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