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460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夺金的平均速率最大B.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C. 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D. 火车在9:45到达南京站,9:45指示时间而不是时刻 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2、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小球以大小为v0=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小球与右边的竖直墙壁碰撞后以v=3m/s的速度反弹,则小球在整个碰撞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 )A3m/s , 向左 B 3m/s ,向右C 9m/s ,向左 D 9m/s ,向右4.一汽车在公路上以4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前方同向行驶的车辆出现故障停了下来,为使汽车不撞上24m处的前方车辆,驾驶员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可以为( ) A0

3、.6s B 0.7s C 0.8s D1.0s5. 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 由图线确定弹簧的原长和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cm , 100N/m B10cm , 200N/m C5cm , 200N/m D15cm , 100N/m6.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a=300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8N的球。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曲杆对球的弹力( )A大小为8N,方向沿曲杆的方向向上 B大小为8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N,方向竖直向上 D大小为N,方向沿曲杆的方向向上7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

4、知小球的直径为0.6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2.001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 A1 m B1.25 m C0.45 m D1.5 m8. 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3,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2N的作用,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9.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的10min内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

5、确的是( )A. 全过程中最大的加速度是0.025m/s2B. 46 min内, 深潜器停在深度为360 m处C. 67 min内, 深潜器正在匀加速上升D. 610 min内, 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同一地点静止时的重力大于它运动时的重力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11.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的大小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的关系图像,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时合力F的大小分别是( ) A6N和4N B7N和3NC时合力F的大小为N D时合力F的

6、大小为N12.已知力F,且它的分力F1跟F成45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 B. C. D. 二、实验题(2个小题,共10分,其中13题4分,14题6分)13.(4分)某同学用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如图(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

7、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2)如图是某同学做的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组图像,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BF2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右C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 D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14.(6分)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用接在50Hz的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六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单位:cm),分别标注在相应的计数点的下方,则:312456(1)在纸带上打下3点时速度v3 = 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2)通过数据可得,纸带的加速度a = 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成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重为150N、长为L = 2m的均匀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至少要用2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棒从原地移动以后,用15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继续做匀速运动求:(1)木棒

9、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8m露出桌面时,如图(b)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16.(10分)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 歼15舰载战斗机的降落可简化为下列物理模型:时速为300Km/h的舰载机在航母阻拦系统的帮助下做匀减速运动100m后安全停下。而以时速为250Km/h的普通战斗机在机场上降落需滑行1000m。g取10m/s2.(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运动时认为航空母舰是静止的)试求:(1

10、)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滑行所需要的时间。(2)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降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17.(12分)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比赛,某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20m处,乙车速度V乙=50 m/s,甲车速度V甲4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400 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两车的车长。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请计算说明理由。18.(12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

11、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3kg,(g=10m/s2)求:(1)细绳对B球的拉力大小;(2)A球的质量。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一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C 4.A 5. B 6.B 7.C 8.C 9.AD 10.BC 11.AD 12.BD二、实验题:13.(1)BC (2)AD 14.(1)0.330 (2)0.756 (3) 偏小三、计算题:(提供的答案只有一种解法,其他的解法同样赋分)15.(8分) 解:(1)木棒从原地开始运动必须克服最大静摩擦力,所以 Fma

12、x=F1=25N-2分(2)推力F2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木棒做匀速运动,所以 F2=mg -2分 得 =0.1-2分(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8m露出桌面时,水平推力等于此时的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F=FN=mg不变,所以 F=15N-2分16.(10分) 解:(1)设舰载机降落所需时间为t 根据 : -2分 解得: t=2.4s -21分(2)设舰载机和普通战斗机降落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根据运动学公式: -2分得: -2分 解得: -2分17. (12分)解:(1)当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2分解得:t=5s -1分 -2分解得:x=45m -2分(2)乙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 -2分在8s内甲车的位移: -2分 故甲车在乙车到达终点时不能超越乙车。-1分18.(12分) 解法一: (1)B球:按重力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分解: -2分 -2分 (2)A球:按重力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分解: 由A球重力方向与AB夹角为600,NA与AB夹角为300 知A小球重力与NA间的夹角为300 -2分 T、mAg与NA组成的矢量三角形是底角为300的等腰三角形 -2分 所以 mAg=T -2分解法二: (1)对B球受力分析: -2分 -2分 (2) 对A球受力分析:水平方向: -3分竖直方向:-3分解得: mA=6kg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