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313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A周朝注意吸取商亡教训 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学科王

2、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学科王D中央集权制度3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 B C D4.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5.苟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

3、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6.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7.“撇开道德方面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 8.“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

4、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9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A. B. C. D.10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

5、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11“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AB C D1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21年13.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的

6、,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14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开设工厂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A B C D15右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它所承载的历史事件 发生在鸦片战争结束时充分地利用了自然条件重创侵略者以抵抗列强侵略为目标体现了不畏强暴等精神A B C D16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

7、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反割台斗争中17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A南京大屠杀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18. 童谣也能证史。现年80岁的杨老先生年少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中写道:“新年到,放鞭炮,嘣嘣,嘣嘣,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重要!”这首童谣写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9.纪

8、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 B C D20.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 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A. B. C. D.21.南

9、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2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A B C D23.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战争大大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24

10、.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第卷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52分,其中第25题26 分,26题 14分,27题 12分)25.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材料1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1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5分)材料2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材料3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11、。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根据材料2、3归纳唐制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10分)材料4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明)于慎行读史漫录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

12、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有何相似之处?(3分)他们的职权又有何差异?(6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26. 阅读以下材料(14分)材料1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2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

13、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惊人地步,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然提出了“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材料3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1)根据材料回答近代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6分)(2)结合教材相关史实,说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哪些方式侵略中国?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何影响。(8分)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1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