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098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三地理1、 选择题:(本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如下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昼夜温差更大B属于远日行星C大气密度更大D表面均温更高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存在大气“热力环流”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可见太阳从西方“升起”A BC D 下表是合肥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

2、。据此回答3-5题。3.此时段 ( ) A合肥正午太阳高角逐渐增大B合肥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冷锋过境导致天气变晴B16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最弱C大气对流旺盛形成对流雨D18日受暖气团控制 5若此时合肥的某地多云,则该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 A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6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顶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3、)A500米 110米 B50米98米C500米 98米 D50米110米7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B图中铁路的走向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C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D若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水库大坝处河流由东向西流北京时间2014年6月21日18时51分,我国迎来2014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回答8-9题。8.2014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326N,1536W) B.(2326S,16536E)C.(2326N,1536E) D.(2326S,1536E)9.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

4、是( )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分属南北半球四地的纬度值丁甲=乙丙A. B. C. D.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下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 A.EM B.MHC.HN D.NF 11.据图可推知,该地 ( )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

5、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12-13题。1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此时(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 B乙地气温高于甲地C丙丁两地气流上升 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15.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东北风 西北风

6、 东南风 西南风A BC D 读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完成16-17题。16.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分别是 ( ) 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17.该河流很可能分布在 ( ) A3040的大陆西岸B3550的大陆东岸C2535的大陆东岸D1020的大陆西岸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8-19题。18.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那么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本格拉寒流、千岛寒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东

7、澳大利亚暖流A、甲B、甲C、甲D、甲19.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A、(10W,61N)B、(150W,4S)C、(157E,28S)D、(143E,32N)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BCD 21.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 ) 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 下图为“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 A. 堆积作用 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23.贺兰山从成因

8、看属于 ( ) A. 褶皱山 B.火山C.断块山 D.无法判断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2425题。24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5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26-27题。26.甲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27.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地形

9、 B水分C土壤 D热量下图为我国20052030年不同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据此完成2829题。28到2030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A58%、23% B19%、23%C23%、19% D19%、58%29国家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人口容量增大B短期内出现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象C养老压力增大D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30-31题。30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

10、来自()A西南地区 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 D周边省(区、市)31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D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下图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32-33题。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32.结合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33结合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

11、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4分) 34.(12分)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2013年1月部分日期的天气状况日期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气温4-83-103-93-81

12、-5-1-5风向东北东北-北东-东南偏西偏北偏北风力4-5级3-4级3-4级3级4-5级4-5级天气中雨多云-晴晴-多云晴-多云多云晴-多云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来源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相同点。(4分) (2)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该天气过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冬季的逆温现象会加剧大气污染,造成灰霾持续不退,其原因是什么?(2分)35.(12分)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不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