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031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精选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0课 谈中国诗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髓(su) 简陋(lu) 轩冕(min) 锱铢必较(z) B.亵渎(xi) 轻鸢(yun) 谛听(d) 一蹴而至(c) C.敷衍(f) 鉴别(jin) 窸窣(x) 眉眼颦蹙(png)D.付梓(z) 羡妒(xin) 寒砧(zhn) 牛羊咻咻(xi)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B.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拆迁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

2、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C当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D有些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这个分析颇有些隔靴搔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C.这段时间的生活十分艰难,

3、山上粮食所剩不多了,水显得更加宝贵,我们把它留给后来的人。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昏来临,我清晰地听到了芦苇拔节的噼啪声,听到啾啾的鸟鸣,阵阵的蛙叫。一阵微风穿过,芦花漫舞着,苇叶。这一切,都像在对我窃窃私语,令我。再看映红西天的晚霞,透过密密的苇叶,洒下点点金辉,就像。于是,我便在这梦境中恍恍惚惚恍惚中,我忽而感到,我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株芦苇,是,我的心灵便在这里栖息了。随风轻扬沙沙低吟久久驻足,侧耳静听,独自激动不已激动不已,侧耳静听,独自久久驻足

4、美妙的仙境神秘的梦境携芦花轻舞的那一丝微风随风儿飘舞的那一片芦花A B C 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

5、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

6、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

7、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6下列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只读本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本国诗和外国诗进行比较。 B.只读本国诗的人,不能在进行比较中认识到本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 C.只要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就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结论。 D.只读本国诗的人,就本国诗论本国诗,不能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本国诗。 7下列对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一些文学史家的观点,诗的一般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 B

8、.作者认为中国最好的戏剧诗的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中国没有史诗。C.“早熟”是指在中国诗里,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的现象。D.“早熟”是指中国诗在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且逐渐腐化的现象。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有外国读者或者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才会问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会牢记“作概论就是傻瓜”的话。C.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至多是把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来说明彼此的特点。D.要是无押韵禁律限制,中国诗就不会比西洋诗短,就不会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

9、解、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熟”与“早衰”的对比,简要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B.作者以一个印度愚人造房为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C.“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用了反语的手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D.“樱桃核”和“二寸象牙”的比喻,极言中国诗短小,简短的诗自然没有悠远的意味。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激活传统话诗词周笃文中华诗词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在以敬慕的心情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萧子显在南齐书

10、文学卷中主张文学必须开一代之新,续千古之雄风。这对于中华诗词也同样是适用的。任何文化传统都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传统必须吸收时代新元素,加以激活,才能永葆其活力。时代的进步是伴随着思想的突破的,新的时代有太多的创造与期许,我们必须直面它,表现它,擂出时代的鼓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创新宇宙的襟抱与整顿乾坤使命感又是何等气壮山河、光耀霄汉了。一样的形式格律,在当代伟人的手中,便有焕然一新、发聋振聩的作用,这就是价值观念创新的结果。司空图诗品云:“

11、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把诗的语言提高到从生活中采炼金矿的境地。出色的诗人无一不是超级语言大师,传世的名篇大都有惊人之句。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个字写尽了洞庭的水势与涛声。“蒸”字、“撼”字真是笔雄万夫了。辛稼轩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农家生活,情态活现,“小儿”两句写尽了稚子淘气模样。如此活灵活现的手笔,真是妙夺造化、画工难及之杰作。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是同它表现技巧的进步密切相关的。如常说的起承转合的章法,都是深谙此道的经验之谈。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如唐无名氏醉公子词:“门外猫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步香阶,

12、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伊醉,犹胜独睡时。”写一个女子等候情郎,由热盼,喜至到失望,和自宽自解的心理过程,真是冰火两重天。一句“犹胜独睡时”,写出了几多无奈与爱的极至,可谓化俗为雅的极笔了。换位和倒装也是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的重要方法。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除夕将晓之时,已经感受到江上的春色。句式之倒装,曲折之涩笔,令读者增反复咀嚼之意致,皆深化诗意的手段。意象叠加,是庞德学习中国诗而得出创作妙诀。他提出“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即用纯意象或全意象”。他的定义是:“意象是感性与智性在瞬间的突然结合。”形式的通变也是激活传统的手段之一。固然对于精美无比的诗词

13、形式,我们应当以敬畏的心情钻研学习。但并不是说必得固守雷池,不能稍有变化。从中华诗史由四言而五言、七言,乃至歌行古风,足以证明了突破形式的必要性。(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10关于“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写诗为文应善于回旋曲折,尺水兴波,这是激活传统的表现技巧之一。B.作者创作诗文,应掌握起承转合的技巧,将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C.换位和倒装是主要的转折方法,它能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D.意象叠加和形式的通变,是诗文“转折”入妙之道,会给人一种新鲜感。 11下列对“激活传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激活传统需

14、要价值观念创新,宏开思路,与时俱进,吟出时代的新声。B.诗人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激活传统离不开语言创新。C.表现技巧的改进也是激活传统的内容,中华诗词的魅力与其进步相关。D.中华诗词从“言”到“歌行”的不断变化,对于激活传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吸收时代新元素,激活传统,才能批判继承中华文化的遗产。B.激活传统对中华诗词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C.我们应该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D.文化传统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激活传统,使古代诗词逐步得到完善。参考答案1C【解析】“眉眼颦蹙”中“

15、颦”应读“pn”。2D【解析】A项,“婉蜓曲折”中“婉”应写作“蜿”;B项,“光采夺目”中“采”应写作“彩”;C项,“长途拔涉”中“拔”应写作“跋”,“杀一敬百”中“敬”应写作“儆”。3B【解析】A项,云泥之别: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比喻高低差别悬殊。B项,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此处用错对象。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D项,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4B【解析】A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可以将“不足”“不当”去掉,也可以将“我们所缺乏的”改为“我们有两方面的弱点”。C项,表意不明,“我们把它留给后来的人”,“它”指“粮食”还是“水”?不确定,应把“它”改为“它们”;D项,搭配不当,“产生”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搭配不当。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