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9389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 年 3 月 11 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 难,使 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 产。受其影响, 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 12 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解析】1、随着经济全球

2、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工业布局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的最优区位,作为汽车生产,我国具有广阔而又极具潜力的市场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能降低其生产成本,但主要是为中国的合资整车厂而不是日本本土的服务。2、在产业转移时,技术最核心或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一般是不会转出的,所以放在本土的应该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厂,如发动机等。【答案】1.B 2.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 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 化生产,成 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 20 世 纪 70 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 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3、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 35 题。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3、相对于美国而言,巴西还有较大比例的内陆耕地资源待开垦,所以其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技术力量美国更优,大豆对水热的

4、要求并不高,所以气候条件不是主因,而材料中强调的是技术与管理,不是劳动力数量。4、在四个答案中,对比美国和巴西,很容易排除 ABC,只有 D 选项符合两者对比后巴西的优势。5、中国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材料可知 A 选项正确【答案】3.C 4.D 5.A读图 1,完成 68 题。图 1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7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 C D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65m D90m【解析】6、图中等高距为 5 米,据此可知最低处大于 20 米,最高处小于

5、 85 米,所以 C正确。7、图中四个地点只有地的等高线密度最大,所以河水流速最快。8、大坝选址应为之间的狭窄部分,海拔约大于 35,若要符合坝高 13 米,则要小于 50 米等高线之间,根据比例尺可得长度约为 40 米。【答案】6.C 7.C 8.C据此完成 911 题。图 2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 P 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 箭头指示北方10M、N 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11T 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解析】9、青藏

6、的高山高原气候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所以河流冬季结冰。据图可知此段铁路是上坡路段,不与等高线平行。拉萨位于河谷,向北应是上坡,排除 C。正北方则与等高线接近垂直,不正确。10、根据图中文字位置可知 M、N 间的堆积物应该来源于沟谷的冲刷搬运。11、T 设施应为护坡设施,再根据其与沟谷的位置可知其主要作用为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答案】9.B 10.C 11.B36 (28 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 ,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

7、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 6 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 7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图 6 图 7(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 分)(2)图 8 为图 6 中 M 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 分)(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 分)图 8【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及轮廓形态定位为新加坡。 (1) 、新加坡位于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淡水资源的不足可从供需矛盾两方面分析,供给如国土面积,河湖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储存等,

8、需求则是人口、生产生活等。 (2)可从河口咸潮等原理进行分析,大坝阻止了河水与海水的交换,从而使大坝修建前后的水域盐度出现差异。 (3)考查沿海地区常见的淡水解决方案,如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等。【答案】(1)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 从邻国(马来

9、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它合理办法均可得分。 )37图 9 示意 2007 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的空间分布,据图 9,回答下列问题。图 9(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 分)(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 分)【解析】 (1)从图中

10、可知分布明显不均衡,多分布在东部,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等。(2)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区位知识如位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信息、科技、交通等,选择图中规模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说明即可。【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 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答出其中4 个方面且论述正确即可得)42 (10 分)旅游地理读图 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

11、旅游的优势条件图 10【解析】充分利用图中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及特征, ,如地理位置、交通距离、便利程度、旅游市场、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等。【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43 (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 11 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图 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解析】从滑坡的形成原理结合图中的信息分析黄土的性质(节理发

12、育、疏松) ,地形(起伏较大) ,人工建筑(边坡) ,及夏季暴雨等方面逐一描述。【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44 (10 分)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 1 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表 1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 2) 湿地比率()1976 2251 88893 42991986 3721 39639 19172005 1973 19230 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

13、从表格数据可知该区域在湿地数量、总面积及比率等各方面都呈下降趋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从湿地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减弱进行说明即可。【答案】 变化特点:19761986 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 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答出 4 项或以上即可)绝密启用前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 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1I 卷(非选择题)两

14、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1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 1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1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图 1 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 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 300 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 l2 题。1该大桥位于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读图 2,完成 35 题。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