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3125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署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别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若用答题卡答题,要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圆珠笔和红笔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kg的可能是(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 D.一只蚂蚁2. 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讲话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3. 下

2、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种是 ( )(1) 夏天,草上的露珠; (2)冬天,窗户上的冰花;(3)深秋,树上的白霜; (4)初春,冰雪消融。A. (1) (3) B. (1) (4) C. (2) (3) D. (2) (4)4.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5.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

3、,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 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

4、2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 小明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 。打雷区距小明 m(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9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 是实像, 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9题图10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使荧光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度越高,辐射的 越强,人们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11.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内装质量相等,密度分

5、别为1,2的液体,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都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则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1 F2,两液体的密度1 2;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P2。12.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13. 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一木块A,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相对地面木块A是 的(“运

6、动”或“静止”),木块A受到的是 (“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变大”、 “变小”或“不变”)14. 氢气球上升到高空会破裂,原因是高空大气压 氢气球内部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高压锅有良好的密封性,加热后锅内水蒸气不容易外泄,从而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 。右图中打开水龙头,市自来水流过图中所示管道,在A、B、C三处,水的压强最小的是 。得分评卷人三、作图题(第(1)题2分,(2)题2分,(3)题3分,共7分)15.(1)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 和支持力F 的示意图(2)水中正在上浮

7、的乒乓球,画出所受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 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 点传播到B 点的光路图 得分评卷人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16. (6分)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是 cm;图(2):物体的重力为_N;图(3):温度计的示数是_0C图(4):密度计的示数 kg/m3 ;图(5)停表的读数为 S (1) (2) (3) (4) (5)17. (7分)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 乙 (1)在如上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_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 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 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

9、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不更换凸透镜也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中间放一个度数合适的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18. (7分)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 (“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气压,形成压强差。著名的 实验就是采用与此装置相似原理测出大气压强。(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根据已

10、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到的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2分)(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得分评卷人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案。19. (6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求:(1)鱼缸内所装的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是多少?(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20(7分)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11、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下放物体A,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不计细线重,整个过程没有水溢出,g取10N/kg)。(1)求物块A的重力;(2)求物块A的体积;(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多少Pa?得分评卷人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21.(6分)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小轿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

12、”)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2)冬天,小明的父亲开车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 (填“冷”或“热”)风。(3)开车前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这是是为了防止出现紧急情况急刹车或遇事故车辆骤停时人因为 而向前撞到车体受伤。(4)在通过一些泥泞路段时,有经验的司机为了加强车轮的“抓地力”会提前加大车的载重,这其实是采用 的方式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还有的司机会提前在车轮上绑上铁链,这是采用 的方式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5)赛车需要极强的灵活性,为了避免打滑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抓地力”,比如装上尾翼。下列图中,汽车尾翼形状应该选择( ) A B C D22 (6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4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只利用现有的器材,如何证实“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