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970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 文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人体内环境不包括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绝对不变3、关于人体

2、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不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4、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血浆 组织液 淋 巴 B.血浆 组织液 淋巴C.血浆 组织液 淋巴 D.血浆 组织液 淋巴5、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感觉血糖浓度升高和调节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的神经中枢分别是A、下丘脑、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下丘脑C、交感神经、垂体后叶D、副交感神经、垂体后叶6

3、、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皮肤血管收缩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汗液几乎不分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骨骼肌战栗代谢活动增强A、B、C、D、7、人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原因是有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这些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8、先天性无胸腺的小鼠的免疫情况是A、 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降低B、 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丧失D、 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9、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的所起的作用依次是A、对抗原的

4、处理、呈递、识别B、对抗原的识别、呈递、处理C、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D、对抗原的呈递、识别、处理10、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A、B、C、D、11、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骨髓扁桃体淋巴细胞抗体红细胞吞噬细胞抗原决定簇A、B、C、D、1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注入的蛇毒是A、特异性免疫、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C、特异性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1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

5、经中枢 效应器A. B. C. D.14.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和赤霉素 D、乙烯和脱落酸15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食欲不振 B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C行为呆笨而迟缓 D身体臃肿16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7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精子18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

6、体液免疫调节19人类特有的言语区位于 ( )A下丘脑 B脑干C小脑 D大脑皮层20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A作用途径体液运输反射弧B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C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D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1为使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处理 ( )A 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22. 分别刺激下图、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B C D23醉酒驾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密切相关的结构是 A小脑 B心脏 C脑干 D大脑皮层24棉农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提高产量。顶

7、端优势主要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 A乙烯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25、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并都用单侧光照射:放在暗盒里;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切去胚芽鞘尖端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以上实验中,弯向光源生长的有A、 B、 C、 D、26、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取得效果不正确的是 A获得无子果实 B促进果实成熟C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 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27、右图表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8、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28、夏季收获的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为了一年两季栽培马铃薯,需要解除休眠。导致马铃薯休眠和解除其休眠的植物激素分别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乙烯和赤霉素29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 )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

9、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0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 ( ) 31如下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32.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B. 下丘脑既能分泌相关激素又具有传导功能C. 垂体通过下丘脑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D. 水盐平衡调节中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33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

10、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34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促胰液素3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所有的样方只能取1平方米3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

11、关系37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38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围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表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 样 方12345蒲公英密度3株/m25株/m24株/m26株/m23株/m2 A3株/m2 B4.2株/m2 C5株/m2 D6株/m23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群落中的物种数目越多,丰富度越低C. 我国的木本植物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丰富度越高D. 不同群落间,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