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683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 粤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3 学会防卫和避险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青少年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下列较为妥当的方法是( ) 学会用110报警,请求公安警察帮助 保护好违法犯罪的现场或证据 与违法犯罪分子周旋以赢得充裕时间 奋不顾身的阻止犯罪分子逃脱 A.B.C.D.2.下图漫画倡导“见义勇为”向“见义智为”转变,启示我们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 ) 勇敢与歹徒搏斗,直到将其制服用智慧保护自己见义智为,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A.B.C.D.3.厦门市吴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青少年() A.要远离

2、违法犯罪B.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C.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D.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4.一,初学生小在放学回家的路被年级高某、牛住。要小军第二天交出“保护费”10元,否则就“废”明。对此,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A.躲在家里不去上学B.告诉老师并报警 C.纠集“朋友”与其武力对抗D.将“保护费”交给高某和牛某5.生活中子的骗术五花八、形形色。我避免上当受骗的方法() A.出门在外,不跟任何人打交道 B.一定要结伴出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绝不外出 C.避免网上购物 D.增强防范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6.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我们会偶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险情,必须学会紧急避

3、险。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是 A.对险情保持高度警惕B.冷静判断、镇静应对 C.有紧急避险的意识D.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7. 下面漫画中的做法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 )掌握紧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生命意识,珍惜生命A.B.C.D.8.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下面关于应对险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学习紧急避险知识 冷静判断、镇静应对不到人多的地方 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A.B.C.D.2、 分析说明题9.【关注校园暴力 保护学生安全】 近年来,各地“校园暴力”频发,屡屡见诸报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4、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部同学之间的暴力死伤事件。(1)校园暴力施暴者侵犯了受害者的哪项权利?(2分)(2)为使青少年学生勇对校园暴力,请你支招。(至少2点,4分)(3)请你对校园暴力的实施者进行思想教育。(4分)10.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某中学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组织中小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一次地震模拟疏散演练。警报声起,同学们迅速躲到教育内的墙角、桌下紧急避险,一分钟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沿既定路线迅速向大操场疏散。 (1) 学校开展地震模拟疏散演练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生命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当下列危险发生时,我

5、们应该如何自救?情景 对策 遭遇绑架 室内失火 电梯被困 煤气泄漏 答案和解析【答案】 1.A2.C3.C4.B5.D6.B7.D8.A9. ()生命健康权。 ()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不盲目斗争,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机智求助于他人;或者暂时妥协,事后报案,但要注意记住施暴者的长相、特征;一旦遭遇校园暴力侵害后,要请求国家保护,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6、10.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遭遇绑架:保持冷静,假装服从,想办法设法求助或伺机逃跑等以保全自己为第一原则。室内失火:迅速逃离,及时报警,打开门窗大声呼救等。电梯被困: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求救电话,保持体力,等待救援等。煤气泄漏:关闭煤气的总阀门;绝对禁止一切能引起火花的行为,不能开灯,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关闭完煤气阀门后,要马上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解析】 1. 此题考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青少年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较容易受到侵害,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可以与违法犯罪分

7、子周旋以赢得充裕时间,也可以拨打110报警,请求公安警察帮助,保护好违法犯罪的现场或证据,使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不可以奋不顾身的阻止犯罪分子逃脱,应尽量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2. 此题考查对自我保护的方法。解答漫画题需要通过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画面,把握漫画的整体寓意,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确定答案。漫画说明青少年要见义智为,保护好自己。见义智为就是我们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用智慧保护自己,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正确且符合题意;由于青少年与歹徒力量悬殊,加之歹徒的凶狠亡命,不提倡青

8、少年与歹徒搏斗,做法错误。故选C。 3. 题干中的描述,告诉我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既要斗争,又要注意自身安全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不现实;B不合题意;D说法错误,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也容易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注意保护好自己 本题具有良好的现实教育意义,有利于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采取正确的方法 4. 依题干,对此小明的做法是B入选;而D都错误的法;当未成年人遇到险情时,要机智勇敢,依法保护自的合益;故选 属于“们受法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要掌未成

9、年人受法律殊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未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相知识的础上,材料进行深入的分,从得结论 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很多要结合材认真分析,准择 5. 骗术越来越多,避免上当就该增强防意识,不贪小宜,A项错误不可能不跟任人打交选项错误,一个人的时候绝不出门不能,骗代表往;避免网上购物是不可的错;D符题意故选D 该主要考查自护,我们应增强范意识,提高自保护的能,握一些自我保的方法和技能 防骗不是与世隔绝要会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骗 6. 本题考查如何应对险情。遇到险情时,想要成功避险,就需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判断,判断遭遇的灾难是怎么发生的,然后积极运用智慧找出对策,所以B符

10、合题意。故选B。 7. 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知识。解答漫画题需通过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画面,把握漫画的整体寓意,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观察漫画可知,漫画中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紧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生命意识,珍惜生命,均符合题意。故选D。 8. 此题考查如何应对险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紧急避险知识,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当遇到险情时我们要冷静判断,镇静应对,成功避险。正确;错误。故选。 9. (1)此题考查生命健康权。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材料中“校园暴力”导致校园内部同学之间的暴力死伤

11、,可见校园暴力施暴者侵犯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权。 (2)此题考查如何勇对校园暴力。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教材知识,从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或者暂时妥协、遭遇校园暴力侵害后依法维权等角度回答即可。如: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不盲目斗争,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机智求助于他人;或者暂时妥协,事后报案,但要注意记住施暴者的长相、特征;一旦遭遇校园暴力侵害后,要请求国家保护,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此题考查对校园暴力实施者的思想教育。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教材知识,从不侵害他人生命、侵害他人生命会使法律制裁。远离暴力等角度回答即可。如: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

12、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10. (1)此题考查学校开展地震模拟疏散演练活动的意义。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学生依据教材结合自身体会回答即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此题考查自救的方法。属于生活实践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分析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遭遇绑架:保持冷静,假装服从,想办法设法求助或伺机逃跑等以保全自己为第一原则。室内失火:迅速逃离,及时报警,打开门窗大声呼救等。电梯被困: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求救电话,保持体力,等待救援等。煤气泄漏:关闭煤气的总阀门;绝对禁止一切能引起火花的行为,不能开灯,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关闭完煤气阀门后,要马上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