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179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1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则耻师焉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A/B/C/D/【解析】老师。以为师,把作为老师。从师,动词。学习。【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16582042】A.B.C.D.【解析】C项,均为“学习”之意。A项,出:超出/产生。B项,惑:疑难问题/糊涂。D项,道:道理/风尚。【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它,指知识、道理;B项,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示

2、揣测;C项,连词,都表目的,来;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16582043】A吾妻之美我者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解析】C项,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答案】C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或师焉,或不焉D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C项,“不”通“否”。【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

3、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

4、,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有删改)【注】兑:通“悦”。硾(zhu):系上重物使下沉。堇(jn):野葛,可做毒药。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B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C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D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解析】“说者”为“说教的人”,在句中应作主语,“兑之

5、也”与前文的“者”字结构对应,可排除A、D两项;“今世之说者”与上文的“凡说者”照应,不能断开,所以排除C项。【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人苟可其皆出于此乎B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作师说以贻之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D所求尽得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D项,代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A项,代词,他们/副词,表推测,大概;B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D8下列句子中,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

6、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解析】A项,意思是“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C项,意思是“因此,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D项,意思是“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也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

7、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解析】C项,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弗能兑而反说”,即“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是“弗能兑而反说”所造成的结果。【答案】C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译文:(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译文:【解析】(1)的关键词:疾、魁士。“未之尝有也”是宾语前置句。(2)的关键词:是、腐、恶、

8、濡。其中“腐”为形容词用作名词。【答案】(1)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2)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参考译文】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他自己又有才能,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被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道理。他们倘若能

9、够接受道理,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从教诲的态

10、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头绑在那人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给他喝毒药一样,(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上到至高无上的天子,这样的老师去朝见也不会感到心惭。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

11、的。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受到尊敬。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们的食欲与饮食习惯,或者与某种回忆有关。因为从小吃某种食物,那种食物就最能满足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尽管不同的妈妈做的饭相差巨大,但“妈妈做的饭”能勾起大多数人的食欲,_。曾经在某种特定场合吃过的某种食品,多年以后也还能勾起食欲,_。作为化学意义上的食物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特定场合食物所带来的愉悦被记忆了下来。当再次看到那种食物,_,就产生了“食欲”。【

12、答案】这就是习惯使然这是回忆的作用那种愉悦感的感受会被激活12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_。【解析】解答本题,形式上要做到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表达得体;内容上要表达学生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答案】(示例一)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示例二)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13、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导学号:16582044】蜜蜂与植物互利共生。_,蜜蜂则替植物进行异花授粉。在采集花蜜过程中,_,直到花谢蜜少时才能转移向其他种类的植物。而且,蜜蜂身上携带的一朵花的花粉会掉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帮助植物实现异花授粉。基于这一特性,_,代替了我国目前用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运用。其实,美国也在100多种农作物上推广应用了蜜蜂授粉。【解析】第处可根据总括句“蜜蜂与植物互利共生”,以及后句写蜜蜂对植物的影响,推断出第处应填植物对蜜蜂的影响,即“植物向蜜蜂提供生存条件”。第处可根据横线后面的句子“直到花谢蜜少时才能转移向其他种类的植物”,尤其是“才”一词,推断出第处应填“蜜蜂都是采用同一种植物的花蜜”。第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