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104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作业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多少与其反应量有关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2(甘肃威武凉州三中高二期中)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和盐酸反应 B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C石灰石的分解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3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 g碳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和32 g O2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4有下列物质:NaOH固体;浓硫酸;NH4NO3晶体;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下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BC D5由下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BCA是放热反应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

3、=SO2(g)Ha kJmol1(a297.2)。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Hb kJmol1,则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的热量7根据下图所示,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1)_。(2)_。Q1与Q2的关系:Q1_Q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书写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

4、 kJ的热量;_(2)2 mo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 kJ热量;_(3)1 g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9.36 kJ热量;_(4)1 L 1 molL1稀盐酸跟1 L 1 molL1 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57.3 kJ热量。_能力提升9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DCO(g)H2O(g)=CO2(g)H2(g)H010已知A(g)B(g)=C(g)HQ1 kJmol1

5、,D(g)B(g)=E(g)HQ2 kJmol1,且Q1Q2,若A和D的混合气体1 mol完全与B反应,放出热量Q3 kJ,则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Q2Q1)(Q1Q3) B(Q3Q2)(Q1Q3)C(Q3Q2)(Q3Q1) D(Q1Q2)(Q3Q1)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1,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3H2CH1H3H2 DH1H3H212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于2013年8

6、月前后发射一种新型固体燃料火箭“Epsilon”1号机。铍是高效率的火箭固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O2=BeOH564.3 kJmol1BBe(s)O2(g)=2BeO(s)H564.3 kJmol1CBe(s)O2(g)=BeO(s)H564.3 kJmol1DBe(s)O2(g)=BeO(g)H564.3 kJ13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1 mol N2完全转化为NH3的反应热H_,1 mol H2完

7、全转化为NH3的反应热H_。14.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15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需使用_次。(3)把温度为13 ,浓

8、度为1.0 molL1的酸溶液和1.1 molL1的碱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 g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1,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反应物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中和热HClNaOH1319.8H1HClNH3H2O1319.3H2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H1_;H2_。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写出HClNH3H2O的热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1答案:D点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可以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故D项错误。2答案:A点拨: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常见的分解反应、碳与水或者二氧化碳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

9、应均为吸热反应。3答案:A点拨:由于化学反应2C(s)O2(g)2CO(g)是放热反应,根据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12 g碳和16 g氧气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8 g 一氧化碳所具有的能量,故A错误。4答案:B点拨:由图示可知,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显然,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NaOH固体、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溶解放热;CaO固体与水反应放热。NH4NO3晶体溶解吸热。5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C的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的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6. 答案:D点拨:由题中条

10、件可知:反应的热效应Ha kJmol1297.2 kJmol1,可知该反应的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7答案:(1)A(g)B(g)=C(g)HQ1 kJmol1(2)C(g)=A(g)B(g)HQ2 kJmol1等于点拨:由图(1)知反应物为A(g)、B(g),生成物为C(g),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g)B(g)=C(g)HQ1 kJmol1。由图(2)知,反应物为C(g),生成物为A(g)、B(g),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过程为吸热反应,因此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g)=A(g)B(g)HQ2 kJmol1,

11、从上述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上述两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正好互换,因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数值应相等,即Q1Q2。8答案:N2(g)O2(g)=2NO(g)H68 kJmol12Cu(s)O2(g)=2CuO(s)H314 kJmol1S(s)O2(g)=SO2(g)H299.52 kJmol1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 kJmol19答案:A点拨:A项由图像可知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因此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项由图像可知白磷具有的能量比红磷的高,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理,B项错误;C项由图像知|H1|H2|,由于H1、H2均小于零,故H1H2,C项错误。D项由图像可知CO(g)H2O(g)=CO2(g)H2(g)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项错误。10答案:B点拨:利用十字交叉法:n(A)n(B)(Q3Q2)(Q1Q3)。11答案:D点拨:醋酸是弱电解质,在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要不断电离,醋酸电离的过程是吸热的,因此H157.3 kJmol1;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的,因此H257.3 kJmol1;而稀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