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2070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1伶官传序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伶官传序1作家作品欧阳修(10071072)字 ,号 ,谥号 ,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晚年又号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

2、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 ,又与宋祁等合修 。2体会下列加线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名词活用(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_(2)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作动词)_(3)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_(4)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_(5)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_动词活用(6)而告以成功(动词作名词)_(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的使动用法)_形容词活用(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_(9)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形容词作动词)_3古今异义(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_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事理人情。(2)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_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_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4)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_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1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文忠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六一居士 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 新唐书2(1)用木匣子装(2)推究(3)向前(4)在夜里(5)向东(6)成功的消息(7)使兴;使亡(8)才智勇气(9)作乱3(1)指政治上的得失。(2)与,介词,和;其,

4、代词,他。与其,和他(3)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4)气势(5)相当于“以至于”,到了的局面(境地)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2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的理解?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3文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 “忧劳兴国”。4结合课文内容和课下注释,列

5、出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时间表。从这个时间表突出了什么问题?时间 年龄 事件908年 (23岁) 受命继志,受三矢912年 (27岁) 系燕父子以组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926年 (41岁) 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突出“逸豫亡身”这个主题。5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明事理的?全文通过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第3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两处“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6作者既然已经强调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为什么在第四段中

6、还要加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这一结尾?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7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编伶官传并作序?以史为鉴,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后人尤其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8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

7、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词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8、是A乱者四应(yn)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u)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n)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其”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与”字跟其他三句意义不同的一句是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

9、父之志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六国与秦皆诸侯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殚其地之出,竭其地之入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函梁君臣之首 D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6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分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D未及见(于)贼而士卒离散7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智勇多困于所溺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8下列各句的诵读,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世言/晋王之/将终也C抑本/其成败/之迹D故/方其盛也,举

10、/天下之豪杰9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B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10将下列各句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欧阳修的这篇短序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既避免了和传文重复,又说明了作传意图,而文字生动,形象鲜明,毫无概念化的毛病。伶官传序是冠于伶官传前的短序,旨在说明写伶官传的意图。那么,既要写明作传意图,又要避免和传文重复,就难免概念化。很明显,有关伶官的事实,自然应

11、该写在传里。事实上,关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任其败政乱国的史实,正是写进了伶官传里的。ABCD11根据伶官传序相关文意,默写下列名句。(1)欧阳修提出了“_,_,_”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2)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作者顺势从中引申出“_,_”的道理。(3)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的经验教训。(4)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_?_,_?”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1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据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

12、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有些欠妥。可那人已经走远了,他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做了修改。“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仔细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连词“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对欧阳修最后增加两个连词“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作简要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副词,当,在。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哉:表赞叹语气。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也:表惋惜、悲叹语气。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来。 欤:表反问语气。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