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9185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我校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具有基本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汽车维护、配件管理的中等技能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本课程属于专业知识技能平台中的核心课程,课程学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以及发动机检测、维修、调整方法、运行检测等知识和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了解发动机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能正确使用常用工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对元器件和发动机运行进行检测;具备对发动机各机构进行检测或者排故的能力。课程性质与任务

2、二、所需课时372 课时(一学年)三、课程目标1.学生能根据客户或者服务经理的描述,完成对汽车发动机基本故障的诊断和排除。2.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基本知识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内各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4. 掌握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配气机构内各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内各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6.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内各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7. 掌握润滑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润滑系内各

3、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 掌握冷却系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冷却系内各个零件的结构、原理及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 掌握发动机总装与检测的基本知识,基本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学生能运用汽车维修手册、其它媒体资源和检测设备对发动机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判断与排除。11.能够对发动机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测工作,完成检修后审查修复后的部件功能与运转安全并对整个工作过程做好文字记录。12.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与协作的能力。13.在所有实训课程中间,注重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安全、规范操作的意识,以 7S 的要求来完成实训课程。四、学习单元设计说明

4、1.学习单元设计依据根据本市汽车维修市场的情况,与维修企业技术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合作,参考汽车维修企业售后维修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岗位任务,通过分析汽车维修企业维修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入手,形成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以及相关汽车维修国家标准和技术标准作为参考素材,充分利用本校汽车实训中心的设备情况,创建情景教学,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现场配备维修手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实习课题的前提下,学会岗位技能及岗位素质,操作规范和参考数据都来自维修手册,体现规范性。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

5、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2.学习单元编排根据课程目标我们把本门课程分为:发动机总论;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发动机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发动机总装与检测等八个单元。3.学习单元与教学目标对应的关系序号 学习单元名称 教学目标1 单元一:发动机总论 1、2、10132 单元二: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1、3、10133 单元三:发动机配气机构 1、4、10134 单元四: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1、5、10135 单元五: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1、

6、6、10136 单元六:润滑系统 1、7、10137 单元七:冷却系统 1、8、10138 单元八:发动机总装与检测 1、9、1013五、学习单元一览表序号 学习单元名称 单元目标 课时安排1 单元一:发动机总论 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2.了解汽车的分类、型号等基本知识。3.掌握发动机的作用、类型和型号编制规则;4.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5.熟悉发动机的燃烧过程。6.了解发动机的类型,理解柴油机 与汽油机的区别,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22原理和总体构造。7.能查阅发动机维修技术资料,掌握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基本知识。2 单元二: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2.了

7、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3.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件的构造和装配连接关系;4.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5.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6.学会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与调整703 单元三:发动机配气机构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2.熟悉配气相位的概念、原理及影响因素;3.掌握气门组、气门传动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方法;4.了解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检查方法;5.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6.掌握配气机构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604 单元四:汽油机燃油供给系1.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及组成。2.掌握燃油供

8、给系统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原理、安装位置及作用。3.熟悉空气供给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掌握其作用,熟悉工作原理。4.掌握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5.能对传统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进行目视检查、供油压力检查及正确拆装。6.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拆装方法及故障诊断方法;7.掌握电控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各部件拆装方法及故障诊断方法;8.了解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安装位置、结构特点和读取信号数值;608.掌握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拆装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变化及故障诊断方法;9.掌握燃油供给系统安全作业规范,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5 单元五:柴油机燃油供给系1.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

9、与组成;2.了解喷油器的分类、孔式喷油器的工作原理;3.了解柱塞式喷油泵、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4.了解调速器、输油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5.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主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6.掌握喷油器、喷油泵、VE 型分配泵、RFD 型综合调速器的拆装与检修;7.掌握喷油泵总成的调试;8.了解新型柴油机;8.掌握电控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46 单元六:润滑系统 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组成;2.了解发动机机油的选用;3.掌握润滑系的润滑油路;4.会润滑系主要部件的检修;5.能进行润滑系的维护。227 单元七:冷却系统 1.熟悉冷却系的作用、类型及特点;2.了解

10、大小循环路线以及冷却程度控制;3.掌握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掌握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5.了解冷却液的选用。228 单元八:发动机总装 1.掌握发动机装配的一般原则; 56与检测 2.熟悉发动的磨合工艺;3.熟悉发动机竣工验收的内容;4.会按典型发动机的装配工艺要求装配发动机;5.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和诊断常用工具与设备;6.会使用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7.能对发动机进行规范化的调整与试验;8.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修注意事项。六、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七、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撑性材料。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校内外硬件、校内软件等) ,积极开发各种新资源(实习报告、多媒体课件、任务书等)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紧扣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在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等有一个整体认识和了解,借助图片、投影、视频、实物、仿真教学软件等帮助学生去理解、认知,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和大体结构,在后几个单元是第一单元的细化与拓展,是第一单元的延伸。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用课后练习、实习报告等形式来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反馈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充和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