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9170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1-3-1限时规范特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2013乌鲁木齐地区测试在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下,人 类使用的水资源量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此储存量循环更新时间,更新 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 1000 km3)。读表完成 12 题。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储存量 24230 10100 91 1.2循环更新时间 9700 年 840 年 17 年 16 天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解析: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 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 ”可知,河流水的循 环周期最短,获得的水资源最多。D 项正确。答案:

2、D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解析: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 远,水汽 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A 项正确。答案:A下图中 A 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 陆湖,B 为湖边的一处绿 洲。 读图回答 34 题。注:潜水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 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称潜水位。3A 湖泊冬季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地下水 B积雪融水C地下水 D山地降水解析:由材料可知,A 湖泊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 较少, D 错;气温较高的季节河流补给水源以冰川融水、积雪融水为

3、主,而冬季气温低,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补给少, 则该湖泊主要受地下水补给。答案:C4B 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由 A 湖水位和 B 地潜水位示意图可知,夏季 A 湖水位高,而 B 地潜水位低,湖泊水倒灌到绿洲,可能导致绿 洲的地下水水位上升, 盐碱化加重。答案:B2013四川绵阳三模某兴趣小 组做了如下实验:制作规格大小相同的 M、N、O、P 四个水槽,现将底部具有透水性能的 M、N 水槽置于同一水平高度,水槽内分别放置带土草坪和小砾石;在 M、N 水槽的正下方,斜放底部不透水的、倾角相同的 O、P 两水槽,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兴趣小组同时在 M、N

4、上方均匀洒入等量自来水,并立即观察记录 O、P 水槽出水口水流量的情况。据此,回答 56 题。5此实验可以模拟的地理现象是()A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 B植被涵养水源C水污染的成因 D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解析:由于 O、P 是不透水、倾角相同的两水槽,故其流速应是一样的;则两水槽流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 M、N 水槽透水的多少决定的;而向 M、N 水槽注入相同的水,因水槽内物质不同,导致出水量不同,反映了不同下 垫面的涵养水源能力不同。故选 B 项。答案:B6下图是兴趣小组两位同学分别绘制的上图中 O、P 水槽出水口水流量过程简图。你认为最能反映水槽 O 出水口的是 ()A曲线甲 B曲线乙 C曲线丙 D

5、曲线丁解析:图中 O 对应的是来自 M(带土草坪)水槽下渗的水,由于草坪涵养水源能力较强,故水槽 O 出水较缓,历时较长,与曲 线丁符合。答案:D2014唐山调研考试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一是某水库 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 图二是某水 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7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t 1 Bt 2 之前Ct 1 之前 Dt 2解析:水库进水量由大于出水量转为等于出水量时水库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分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可知, t2时刻出现水库最高水位。故 D 项正确。答案:D8水库建成

6、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A洪涝灾害频繁 B流量趋向稳定C诱发地震、滑坡 D鱼类绝迹解析:水库具有调节径流作用,可以削峰 补枯,使下游流量趋于稳定,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减少下游洪涝灾害。库区可能会 诱发地震、滑坡而不是下游;下游河段鱼类不可能绝迹。故 B 项 正确。答案:B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 在其本地产品生 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 务在哪里被消费。 “绿水足迹 ”指产品( 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 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 农田蒸腾的量。 “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 “消耗”是指某流

7、域中现有的地下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 产 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 “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 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2007 年我国部分省区生 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 ”,回答 911 题。9 “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北京 B山西C江苏 D海南解析:读图可知,北京市的“ 灰水足迹”占区域生产活动 “水足迹”的比重最大, “灰水足迹”越大,意味着对水环 境的污染越重,故 选 A 项。答案:A10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

8、是()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 B C D解析: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 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 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答案:C11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跨流域调水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A B C D解析: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能减少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从而降低“ 蓝水足迹”比重,故 选 A 项 。答案:A二、综合题12读青海湖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9、并分析布哈河的水文特征。(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问,青海湖地 处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布哈河为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随气温的变 化而变化。第 (2)问,可从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第(3)问,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递增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大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答案:(1)陆地内循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

10、流汇入而不断积累。(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132013金考卷下图是扬州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区下水道改造前后的管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污水处理方式影响了水循环的_。A下渗环节 B蒸发环节C地下径流环节 D地表径流环节(2)乙图与甲图的区别在于_。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_。(3)该学习小组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区下水道问题的探讨。假设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请补充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选 择 课 题(4)请你从资源化角度谈谈图示管道改造的积极意义。(5)扬州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上,简述城市管

11、道改造对南水北调的影响。解析: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第 (1)题, 图中污水处理方式影响的是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甲图污 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合用,乙图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分开使用。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 节约能源, 节约水资 源。第(3) 题, 课题研究包括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 课题报告等。第(4)题,城市管道改造可以实现雨水的资源化,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或作盥洗用水等。第(5) 题, 扬州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上,城市下水道改造可以提高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雨水

12、实现资源化,可减小南水北 调水源在沿线的损耗量,增加南水北 调的总水量。答案:(1)D(2)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节约资源(3)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搜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4)可将雨水收集,实现资源化,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作盥洗用水等。(5)有利于提高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增加南水北调的总水量。三、探究性学习14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 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 100 多

13、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 3420 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 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 2350 万。(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和_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和_。(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和_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意 义及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的影响。第 (1)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

14、也有外流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第(2)题,修建水窖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和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第(3)题,植树种草,保 护地表植被,能够增加下渗量,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第(4)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用水量大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第(5) 题,主要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答案:(1)蒸发降水甲(或陆地内循环 )乙(或海陆间循环)(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5)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