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87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5实验与探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 实验与探究【考向解读】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现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命题热点突破一】从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角度综合考查生物实验方法很多,要掌握几种主要方法和相应的实验内容,并理解为什么不同实验要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1)显微观察法:观察细胞的

2、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2)染色法: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等。(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4)杂交法:植物的杂交、测交实验等。(5)化学分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6)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生物膜的通透性等。(7)引流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例1(2016江苏单科,19,2分)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编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

3、置、程度并不一致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实验B实验C实验D实验【答案】A【变式探究】(2015天津高考)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A项,双缩脲试剂的作用原理

4、是Cu2在碱性环境下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B项,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在2.0左右,适宜的实验条件为酸性环境。C项,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D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须保证细胞的活性,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答案】A【变式探究】 (2015山东高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A项,若

5、将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不出现色素带。B项,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细胞无法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D项,若要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应在水分交换平衡之前观察,平衡后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后的现象,而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过程。【答案】B【命题热点突破二】拓展教材实验,考查实验技能及应用1物质鉴定类。利用化学试剂与相关物质产生特定颜色反应,进行物质检测时,如实验材料本身具有其他颜色,在检测前首先要进行脱色处理。2显微观察类实验要先制片,不同材料用不

6、同的制片方法。主要有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的鉴定)和压片法(把材料压成一片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三种。3以成熟的植物细胞为材料,利用质壁分离也可以鉴定细胞死活。4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处理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5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满足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例2、(2016全国2,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

7、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 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 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 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

8、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试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变式探究】下图是对一位具有胃瘘的病人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实验:让此人吃麦片粥的实验结果;实验:让此人吃下自选喜爱食物的实验

9、结果。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与品尝,但都未能进入该病人胃内。分析回答:(1)实验的胃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实验,可能的原因是_;该实验结果说明:实验与实验胃液分泌的差异是由_反射引起的。(2)把食物通过胃瘘灌入该人胃内,一段时间后有胃液分泌;若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仍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该实验结果说明胃液分泌受_调节。(3)有人认为胃粘膜可分泌胃泌素,该物质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胃黏膜液。假设_实验步骤a把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A、B两组;bA组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胃黏膜液,B组注射_;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

10、录_;实验结果预测a如果_,假设成立;b如果_,假设不成立。【解析】(1)实验的胃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实验,可能是自选喜爱食物信号的刺激使胃液的分泌活动增强。实验与实验胃液分泌的差异是由条件反射引起的。(2)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表明存在体液调节;不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引起胃液分泌的量增多,表明也存在神经调节。该实验结果表明胃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答案】(1)自选喜爱食物信号的刺激使胃液的分泌活动增强条件(2)神经和体液共同(3)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的分泌b.等量的0.9%生理盐水c小鼠胃液的分泌情况a.A组胃液分泌量明显比B组多bA、B组胃液分泌量基本相当【命题热点

11、突破三】对验证类实验的考查1明确目的做什么审题时抓关键句:“验证”,“证明是还是”,如验证“硼元素”。2弄清原理为什么这样做析题: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如何利用材料,满足实验条件,如何才能观察到因变量的指标(即实验现象),如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得出正确的结论。3设计实验怎么做解题:“三步走”:即分组、对照、观察。4结果与结论怎么样验证性的结果在“预料之中”,是唯一的,注意结论与题目吻合。例3小张查阅资料得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试管实验温度3%淀粉溶液2%淀粉酶溶液1 min后碘液检测150 2

12、mL1 mL溶液呈棕黄色255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360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A将实验温度改为0 、55 、100 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4 mLC将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3%D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答案】B【变式探究】尼古丁是香烟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会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效力。现根据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提供以下两种验证实验的思路,请予以补充完成。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鼠若干,生理盐水,尼古丁溶液,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测定仪,胰岛素浓度测定仪,注射器,计时器等。(提示:给药的方法

13、和剂量、实验指标检测的具体操作均不作要求)(1)糖耐量实验:分组处理: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组每天注射_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后,再进行敏感度检测)。敏感度检测:_。然后,给各鼠注射_,并立即开始计时。1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两组鼠胰岛素浓度一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推测:吸烟人群胰岛素浓度普遍_(填“高于”或“低于”)非吸烟人群。(2)胰岛素耐量实验:实验思路与糖耐量实验基本相同。给两组鼠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2小时内每隔30分钟测定各鼠的_,最后统计分析。请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解析】(1)根据题意,甲组为实验组,甲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组为对照组,应遵循等量原则,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给两组鼠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2小时内每隔30分钟应测定各鼠的相对血糖浓度的大小。由题意“尼古丁会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效力”可知,在绘制曲线时,甲组(实验组)对血糖的调节效力的要比乙组(对照组)显著,结果如下:【答案】(1)等量生理盐水测定两组鼠(或各鼠)胰岛素浓度等量的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