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15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7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A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B产生了宗教改革思想C传播了近代的启蒙思想D弘扬了古典人文主义答案:D2“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A古希腊先

2、哲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解析:材料“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可知,优秀人物将上帝无形的爱化为人世受众的内在美好追求,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故B项正确。答案:B3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A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B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C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解析: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构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故B项正确。答案:B4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

3、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解析:根据材料“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可知,创造一个上帝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政治,故D项正确。答案:D5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

4、理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答案:C6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解析:根据材料“当旧的范式就取代了它”可知新范式要能够解释旧范式不能解释的新事实。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领域,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领域,两者不存在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

5、,并且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理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早,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7表中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电话18201876188156561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晶体管194719511953426激光195819601961213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

6、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答案:C8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互联网()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D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习惯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民的生活习惯无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9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7、,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解析: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量描述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答案:B 10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

8、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答案:A11有这么一类艺术家:普遍厌倦高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这类艺术家()A主张回归古代,消极避世B崇尚自然,表达浪漫情怀C采用现代主义的风格创作D否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解析:材料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艺术家的良好愿望,消极避世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材料所崇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单纯崇尚自然,故B项错误;“工业

9、文明”“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在时间上断定是现代主义,故C项正确;材料是肯定人类文明的,故D项错误。答案:C122006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最后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可知,这些影评专家认为()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答案:A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时最好的科学意见,是反对这个新体系(指哥白尼体系)的。罗马和日内瓦都认为是异端的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意大

10、利人)等革命知识分子或许赞成哥白尼的见解,但比较谨慎的哲学家都敬而远之。布鲁诺也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星星则散布于无尽的空间里。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地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他受到教会法庭的审判,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由于他热衷于宗教改革;他于1600年被教廷烧死。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材料二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LIGO的“两条腿”都有4000米长,最近的一次升级就花去了几十亿美元)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

11、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 虽然引力波在现时段已经被发现了,但是引力波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目前还是无法确定的。LIGO天文台的执行官莱兹说:“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实现了50年前就设定好了的伟大目标:直接探测难以捕捉的事物,更好地理解宇宙,以及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完美地续写爱因斯坦的传奇。”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鲁诺、爱因斯坦两人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有何不同,并分析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引力波从预言到探测及发现的过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布鲁诺:根据材料一“布鲁诺

12、也相信宇宙是无限的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地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可知,布鲁诺赞成哥白尼的日心说,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是泛神论者;爱因斯坦:根据材料二“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可知,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第二小问,布鲁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这一时期是欧洲历史的转型时期,近代科学思想刚刚启蒙,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摆脱中世纪神学思想的束缚;爱因斯坦生活于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此时已经完全摆脱了神学思想的束缚。答案:(1)不同: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日心说科学理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科学,

13、而是为了其所信奉的宗教泛神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及其指导下的重要科学预言,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背景:布鲁诺时,由于欧洲在中世纪长期受神学统治,文艺复兴虽然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的解放,但近代自然科学刚刚兴起,科学发展还未能摆脱对神学的依附。爱因斯坦时,科学已彻底打破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更呼唤科学理论实现重大突破。(2)评述:对引力波的探测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言,50年前设定目标,最后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得以实现。这一成果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的最后空白,作为基础领域的科技突破意义重大,

14、影响深远。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政府的政策支持、原有的科技基础、国际间的合作、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科学家的辛勤付出;这一成果的取得对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

15、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答案:观点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借助孔子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伏尔泰论及中国、宣传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实际斗争的需要;伏尔泰主张与儒家思想有共同之处,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以孔多塞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国家”,对中国文化加以批判。原因: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其它国家经济交流;政治上的日益腐败;文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对外扩张掠夺。(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