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711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学习目标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并列表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3.概述免疫学的应用。一、细胞免疫1细胞免疫的过程(1)阶段:抗原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T细胞。(2)阶段: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效应T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3)阶段: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内部的抗原。2列举两例引起细胞免疫的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3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可能与细胞中哪个细胞器的活动有关?答案与溶酶体释放溶酶体酶有关。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

2、较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对象细胞外液中的抗原靶细胞作用方式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联系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再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原因是自身健康细胞(物质)具有和抗原类似的结构特点,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细胞(物质)。2过敏反应(1)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

3、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等。(3)从发生机理判断,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中的二次(初次、二次)免疫。三、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类物质,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或记忆细胞,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2免疫检测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从而诊断疾病,这是利用了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3器官移植 (1)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而进行攻击,这称为免疫排斥反应。这就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

4、音。综合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几道防线?其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哪些?答案图1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属于第三道防线;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Y和淋巴因子f。2图1中的f有什么作用?为获得d细胞中合成、分泌物质Y有关的细胞器,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答案f是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发生免疫效应。获取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3图中的m、n分别是什么器官?细胞a、c、d分别是什么细胞?答案m、n分别是胸腺和骨髓

5、,a、c、d分别是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4图2中和靶细胞结合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哪种细胞?它使靶细胞裂解的机理是怎样的?答案图2中和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对应图1中的e,它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5图2所示过程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答案细胞凋亡。6人体心脏细胞表面的一些结构和某种病菌表面的X很相近,结果导致产生Y同时攻击心脏细胞而患心脏病,这属于哪种免疫疾病?答案自身免疫病。7给儿童注射疫苗能预防相应的疾病,疫苗是什么?答案疫苗通常是一些减毒或者灭活的病原体,本质上还是抗原。1人类

6、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 D浆细胞答案D解析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答案C解

7、析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3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D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答案D解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A正确;MMP9酶在引发自身

8、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体能和MMP9酶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消除体内的MMP9酶,就能治疗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机体内有抗体的产生,据此判断此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人工版本”MMP9注入机体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人工版本”MMP9相当于抗原,浆细胞没有抗原识别能力,D错误。4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通过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进而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在这一过程中()A发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B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C心肌细胞诱导产生抗体D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答案D解析风湿性心脏病是抗体导致自身正常的心肌细胞损伤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抗

9、体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可见该过程中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B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C错误;体液免疫过程需要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D正确。5如图所示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答案D解析免疫预防是给健康人注射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在人体感染了病毒后采用方法比较合适,但

10、方法注射的只是抗体,并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所以没有方法产生的免疫力持久。知识点一细胞免疫1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C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功能,A正确;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是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所含有的基因相同,二者不同的原因是基

11、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错误;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属于胞吐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2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细胞1是T细胞,当其接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样B细胞接受相应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细胞2是效应T细胞,能够与相应

12、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从而暴露出病原体或抗原;a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增殖后的子代病毒,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严格的胞内寄生,因此合成a所需要的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细胞3是浆细胞,对抗原不能进行识别,因此细胞3不能直接接受疫苗的刺激。3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答案B解析a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 b细胞是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

13、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 c细胞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C错误; d细胞是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但没有将抗原消灭,D错误。4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快,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搏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C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答案B解析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浆细胞本身不能与病毒结合,A错误; 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会增

14、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的合成,B正确;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D错误。知识点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答案C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

15、于2.5 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功能过强D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和“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可知,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呼吸道血浆吞噬细胞,A错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不会导致血浆呈酸性,B错误;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