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84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英国的制度创新1、2、3、4、5、6北美大陆的新体制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17世纪的某一天,荷兰执政发表宣言,声称他接受邀请去英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荷兰国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这一情节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C.英国议会诞生D.英法七年战争,荷兰支持英国解析:A从“17世纪”“荷兰执政接受邀请去英国”目的是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等信息判断,1688年,应议会之邀,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史称“

2、光荣革命”,A项正确;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反映的是英荷关系紧张,B项错误;英国议会诞生在13世纪,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法国无关且英法七年战争发生于18世纪,D项错误。2.(2015郴州二模)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律至上B.分权制衡C.责任内阁D.虚位君主解析:A“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表明公民的财产受法律保护,时间是18世纪中叶,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3.

3、(2015南京三模)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解析: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后,与材料时间“17021714年”不符,A项错误;B、C两项虽然符合当时英国实际状况,但是,并非材料的主旨,错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

4、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体现了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D项正确。4.(2016孝感统考)“在这两百年(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首先解决了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了全球商业秩序的问题,而工业革命则是在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的事情。”文中省略号部分应该是()A.现代企业制度B.机器动力来源C.资本垄断方式D.国内政治体制解析:D从题干信息可知文中省略号部分应该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垄断都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A、C两项错误。机器动力来源的解决是蒸汽机的改良,发生于工业革命中,B项错误。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前提,

5、D项正确。5.(2016唐山摸底)“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A.英国国王B.英国议会C.英国内阁D.美国总统解析:C英国国王是世袭的,不符合材料中的“任命”,故A项错误;英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不符合材料中“行政体”的信息,故B项错误;英国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的领袖提名组建而成,而且内阁首相也可以解散议会,故C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非立法机构任命,故D项错误。6.“国政一公之臣民,

6、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臣民一有不惬,即不得安其位。自始设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歇其志意,推究辩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这一描述反映了作者对()A.美国选官制度的赞赏B.美国分权体制的赞赏C.一战前德国政治体制的赞赏D.英国宪政制度的赞赏解析:D从材料中“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可知该国保留着君主,据此可排除A、B两项;依据“议政院”“二党推究辩驳,以定是非”等,可知该国有民主的代议制和两党制,故D项正确,C项错误。7.(2016广州质检)“每个州都印刷了自己的钞票,制定了自己的法规,并且起草了自己的宪法。每个州

7、都开始自己征税国会没有钱支付军饷,也没有权力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宪法规定实行()A.联邦制B.共和制C.两党制D.总统制解析:A题干强调各州自行其是,是邦联制的典型特征。联邦制将国家大权收归中央政府,A项正确。8.(2016湖北联考)1883年1月,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做法()A.使得美国党政完全分离B.弱化官员党派化C.影响政府行政效率 D.造成了政治腐败解析:B材料中的文官实际是美国的公务员,他们的常任有利于党政分离,但是,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受政党轮换影响很大,因此,这一规定只能是弱化官员党派化,A项错误

8、,B项正确;文官常任,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项错误;文官独立性的保持主要是减少政党对政府的影响,与政治腐败无关,D项错误。9.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B.国会众参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解析:B据材料信息“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知,材料所凸显的是大州、小州的矛盾,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A项错误;通过所学可知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

9、选出的方式,实现大州、小州妥协,故B项正确;三权分立不是解决大小州矛盾而是解决中央政府的权力制衡问题,故C项错误;总统否决国会立法,与大小州矛盾无关,故D项错误。10.(2016郑州调研)“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A.总统主持的内阁B.联邦最高法院 C.联邦参议院 D.两党制政党制度解析:C“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表明是为了牵制众议院的权力,制衡众议院,联邦参议院对众议院有制衡作用,C项正确。

10、11.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A.新航路开辟B.人权宣言发表C.邦联条例D.美国1787年宪法解析:D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发表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前,邦联条例使得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有人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量内容就是围绕限制

11、政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而这也正是西方所谓“宪政”的实质性内容。美国为“限制政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是()A.共和主义B.联邦制C.分权制衡D.两党制解析:C美国为“限制政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体现在1787年宪法中的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共和主义体现了选民与执政者的制约与平衡,联邦制体现了中央与各州的制约与平衡,两党制体现了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制约与平衡,A、B、D三项都不够全面,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3.(2016西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

12、。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二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的,是1620年的“五月花事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项公约,就是五月花公约,它是一个民主集体的雏形,大家共同服从于某些条例、某些规则,然后选出一个人来管事。这样就开始了在这块大陆上的生存和开发。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

13、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成为“郡县式的大帝国”与美国举行“联邦制宪法会议”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在建立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及本质区别。解析:第(1)问,秦国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战国后期的分裂、旧制度的崩溃、秦国自身的强大等角度归纳。美国方面的原因可以从邦联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角度作答。第(2)问,“不同特点”从历史传统、新制度确立方式、完成统一、独立的方式等方面作答。“本质区别”是两国的国家性质不同,秦

14、朝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美国为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1)秦: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等遭到破坏;战国长期分裂,战争频繁;秦国通过变法实力强大。美国:政治上是松散的联盟,州权较大;各地骚乱,社会动荡加剧;财政不统一,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不同特点:秦“帝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沿用秦国的制度;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制度。美国:拥有民主式的自治传统;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建立国家;通过协商制定宪法确立新制度。本质区别:秦“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14.(2015岳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法美民主政治建立发展简要进

15、程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1832年、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之后建立君主立宪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宪法。1848年和1870年分别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美国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各州代表聚集费城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宪法生效,联邦政府成立。1791年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等权利。之后实施至今。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发展的方式、内容和政治思想背景方面分析说明英、法、美三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