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64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 中图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性大气环流选择题(2015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解析第1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出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答案1.B2.B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气压带常呈断块状分布B.气压带的性质不同,但成因相同C.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是信风和西风吹拂的结

2、果D.受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不易形成降水4.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俯视图,图中四个箭头能表示南半球风带风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3题,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的;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它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盛行下沉气流,都不易形成降水。第4题,表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它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60S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再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其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如箭头丁所示。答案3.D4.D(2015北京东城区检测)

3、读图,回答56题。5.图中风带为()A.东南信风带 B.中纬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6.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第5题,从纬度可知位于北半球,从风向可知该风带为中纬西风带。第6题,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答案5.B6.C(2015浙江名校联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7.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

4、候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8.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解析第7题,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位于温带,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 至15 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并不是太丰富,故它应代表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第8题,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它的降水主要是夏季盛行的东南

5、季风带来的;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它的降水主要是盛行西风带来的。答案7.D8.C(2016湖北联考) 读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回答910题。9.乙地气候特征为()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0.下列关于甲、丙两地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天然植被春夏长叶秋冬落叶C.甲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阔叶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可知乙地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第10题,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6、东北信风带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丙地天然植被春夏长叶秋冬落叶。答案9.C10.B(2013上海地理,1112)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11.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12.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解析第11题,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两地夏季气温有差异,里斯本的夏季气温低于雅典的夏季气温。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7、、地形和洋流等。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距离海洋都较近。里斯本附近受寒流影响,所以气温较低,夏季凉爽。第12题,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里斯本的年降水量大于雅典的年降水量。两地降水量都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西风控制,雅典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11.D12.B(2015甘肃天水一中一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1314题。13.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A.甲图5月份 B.甲图3月份C.乙图7月份 D.乙图10月份14.青藏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8、)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解析第13题,甲图青藏高原的隆起,气压中心发生变化,隆起后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应为1月份最典型;乙图青藏高原隆起后气压中心位置偏南,位于南亚附近,应为夏季,典型月份为7月份,因此选择C项。第14题,青藏高原隆起后,M地在图示季节为1月份,为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冷空气,寒冷干燥,使M地气温降低,降水减少,选择A项。答案13.C14.A(2016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30N某大陆与某大洋不同海拔上1月、7月的气温,读图完成1516题。15.大陆1月、大陆7月,大洋1月、大洋7

9、月对应的四条曲线分别是()A. B. C. D.16.对图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的增加,海陆热力差异变大B.7月份,在海拔3 000米上海陆热力差异最大C.7月温差大于1月,因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解析第15题,由图中数据知,同一海拔7月气温比1月高,为1月,为7月,由海陆热力差异知,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冬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得出为大陆1月,为大洋1月,为大洋7月,为大陆7月。第16题,由图中数据知,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差变化有大有小,趋势表现不明显;从上题知,为7月,在海拔1 500米上海陆温差最大,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10、;7月温差大于1月,但冬夏季风的强弱与气压差有关;由图知,在不同海拔上1月大陆比海洋气温低,7月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所以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答案15.A16.D(2016河南洛阳联考)图1、图2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日正值北半球()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8.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解析第17题,从等压线分布图中可以判断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是高压中心,故为北半球的冬季。第18

11、题,对比两幅图等压线的疏密、弯曲变化特征可以判断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对比可知,华南地区始终处于一高压脊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持续多晴朗干燥天气A正确。我国东部等压线变密集。说明气压差变大,风力增强B错误,日本南部受一低气压影响,但构不成台风级别C错误,朝鲜半岛有原来一高压中心控制变为一低压中心控制,故天气状况发生变化D错误。答案17.D18.A(2015福建三明一中月考)读下图,完成1920题。1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2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第19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表明亚洲为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第20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答案19.C2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