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62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押题专练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 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图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12题。图图1图中、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预测符合的是()A曲线B曲线C曲线 D曲线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答案:1.A2.B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完成

2、35题。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C20002010年 D20402050年4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5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

3、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 BC D针对抚养比较高,应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减轻抚养负担。我国人口总量大,不适宜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只是全面放开二孩,而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不现实。答案:3.B4.B5.D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67题。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C D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

4、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6.D7.C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A2024岁 B2529岁C3034岁 D3539岁9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大幅下降 B死亡率迅速上升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 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10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B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答案:8.A9.C10.C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1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一定程

5、度的增加是当前生育政策调整的考虑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BCD解析: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与消费水平负相关,故人口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科技和对外开放的提升。注意近30年来,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总体呈下降趋势。故A项正确。答案:A 12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材料二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

6、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材料三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8分)(3)专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胀根源在于产业和功能过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对特大城市功能和产业进行疏解,主动舍弃一些产业,“掉一些肉”。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掉一些肉”指的是哪些产业。(6分)答案:(1)积极推动这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影响

7、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秩序。(2)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3)以扼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为目标,加快清退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一般性产业;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疏解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的产业;以功能调整优化为目标,解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启动部分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向外转移试点工作。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省区65

8、岁以上人口比重/%省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重庆13.25安徽10.53四川12.76辽宁10.22江苏12.25广西9.29天津11.46浙江9.2山东10.98河南8.93上海10.64北京8.58湖南10.57广东7.24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

9、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8分)(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第(3)题,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第(4)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4分)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

10、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利弊分析,任意2点即可,4分)(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任2点2分)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任2点,4分)(3)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四川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2分)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4分)(4)不认同。(2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现在还不能鼓励多生多育。(语言通顺,符合逻辑即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