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5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2、3、4经济区域集团化5、6、7、8、经济全球化趋势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九江联考)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解析:B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

2、经济命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故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故A项错误。美元开启的新时代加剧而非缓和了美苏紧张局势,故C项错误;美元崛起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2.(2015宜昌三模)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D.经济合作的体

3、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解析: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二战”后,由于美苏双方冷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并不密切,故B项错误;战后美苏之间并没有走向合作,故C项错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是建设经济合作体系化的努力,故D项正确。3.(2015渭南一模)对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速度大大加快解析:B三幅图分别代表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们不是区域性经济集团,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速度大大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符合战后初期的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4.(2016怀化调研)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从理论上揭示出()A

5、.美国贸易顺差的必然性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C.美国贸易逆差的必然性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解析:D材料理论认为贸易顺差是保持美元稳定的重要因素,并不是说贸易顺差具有必然性,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已经建立,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60年,故B项错误;该理论认为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会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发生,并非认为其发生具有必然性,故C项错误;从该理论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矛盾之处,而伴随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元难以保持稳定和坚挺,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故D项正确。5.(2016乌鲁木齐一模)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认为,当

6、时的欧盟27国都是属于“被打上欧洲文化烙印”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只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圈”,而土耳其则毋庸置疑“不属于欧洲文化圈”。这说明“欧洲的联合”需要()A.冷战思维B.政体相同C.货币统一D.文化认同解析:D材料没有强调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并非冷战思维,故A项错误;欧盟各国政体并不相同,材料也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货币统一是联合的条件,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着重强调的是欧洲联合需要“文化认同”,故D项正确。6.(2016广西四市联考)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

7、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欧洲煤钢联营C.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解析:B“自由放任政策”二战之前就已实施,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减少了经济政策的自由放任,故A项错误;材料中“修补资本主义”是指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普遍在资本主义国家推广,“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的典型例子是欧洲的

8、一体化,故B项正确;“指令性计划模式”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实现“超越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7.(2016天门调研)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1月,全球共签署区域贸易协定583个,其中,超过400个协定是1995年以来签署的。今天的区域自贸协定的内容不仅包括贸易的自由化,也涵盖投资的自由化,不仅地理相邻国家之间,而且跨区域的国家之间也纷纷签署。下面关于区域一体化浪潮迭起这一现象描述合理的是()A.兴起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B.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D.不利于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C区域一体化浪潮兴起于20世纪六七

9、十年代,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今天的区域自贸协定的内容不仅包括贸易的自由化,也涵盖投资的自由化,不仅地理相邻国家之间,而且跨区域的国家之间也纷纷签署”的信息可知,区域一体化浪潮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全球共签署区域贸易协定583个,其中,超过400个协定是1995年以来签署的”信息可知,区域一体化浪潮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故C项正确;区域一体化浪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D项错误。8.(2016邯郸摸底)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

10、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成员()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解析:A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APEC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故A项正确;APEC主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APEC成员之间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故C项错误;APEC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共同宣言并非法律文件,不具有强制性,故D项错

11、误。9.(2015荆州一模)据统计,到1988年为止,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20世纪40年代的54%下降到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也降为14%左右。这说明()A.国际资本实现了全球自由流通B.贸易壁垒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重大转移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解析:DA项说法太绝对,故错误;B项材料无法体现,故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税水平下降,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故D项正确。10.(2016安阳质检)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

12、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霸权挑战B.文化输出成为经济增长点C.文化价值观已出现同化趋势D.舆论宣传得到了各国重视解析:A材料说的是西方媒体在世界媒体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利用电影、新闻等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加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故A项正确;B项材料体现不出,故错误;虽然今天文化交流频繁、深入,但是文化价值观依然是多元的,并未出现同化趋势,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各国重视舆论宣传,故D项错误。1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中写道:“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

13、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解读和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把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概括,特别注意“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这一关键信息。再准确解读有关数据信息,可知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A、B、D三项都没有对材料作出准确解读。12.(2015河南六市二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

14、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解析:C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已崩溃,但美元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在发挥作用,与“瓦解殆尽”不符,故A项错误;亚投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但“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参加,因此并非区域性集团,故B项错误;“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

15、头创始成员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故C项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兴起,目前还不能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5广州一模)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探讨大国兴衰成为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们在描述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于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二按照约瑟夫约菲的分析,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出现过五波美国衰落论的浪潮。第一波源自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所引发的震撼,美国人感到被苏联甩在后面的危险。第二波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了2012年,衰落论出现了第五次浪潮。据刘擎2012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1)列举18世纪中期以前促进欧洲崛起的主要事件。(2)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3)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衰落论”浪潮出现的原因。(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