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49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春高中物理阶段性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多选题)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根据表格内容,以下四位同学所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A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B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要改变C某一温度下,速率在某一数值附近的分子数多,离开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D温度增加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了解析: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是不会改变的,B错误;由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和统计规律可知,A、

2、C、D描述正确答案:AC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体积改变,而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物体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都有关,A错; 温度越高,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B对;物体的体积改变,它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但外界对物体做功,故内能一定改变,C错;只要分子间距离较小,任何情况下,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D错答案:B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

3、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解析:题目涉及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知识,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若rr0,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可能先增大而后减小,故B项是错误的答案:B4(多选题)下列与温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剧烈C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无关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解析:

4、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并且温度越高越剧烈布朗运动发生时,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故选项A、D正确答案:AD5(多选题)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星”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如果这两个分子间距离r r0时其间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力)恰好为零,那么在上述“双星”体系中()A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大于r0B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小于r0C分子甲的质量大于分子乙的质量D甲分子运动的速率大于乙分子运动的速率答案:AC6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 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

5、状态是()A仍然是运动的B处于静止状态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解析:分子的运动虽然受温度影响,但永不停息,A项正确,B、C、D错答案:A7(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状态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解析: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温度,所以A项错,C项正确;由热平衡定律知,若物体A与物体B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物体C处于热平衡,则物体B与C的温度也相等,这也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

6、本原理,故B、D项正确答案:BCD8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管,右侧直管中有一部分空气被一段水银柱与外界隔开,若在左管中再注入一些水银,平衡后则()A下部两侧水银面A、B高度差h减小B下部两侧水银面A、B高度差h增大C右侧封闭气柱体积变小D下部两侧水银面A、B高度差h不变解析:右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水银面A、B高度差不变,D正确答案:D9(多选题)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7、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E0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解析: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在x2位置上有最大的速度,根据题中“总能量为0”知B、D正确答案:BD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气缸质量为M,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已知Mm.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现对气缸施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时,如图甲,气缸的加速度为a1,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若用同样大小的力F水平向左推活塞,如图乙,气缸的加速度为a2,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设密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则()Aa1a2,p1V2Ba1p2,V1V2Ca1

8、a2,p1p2,V1a2,p1p2,V1V2解析:对气缸与活塞的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1a2,对题图甲,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有p0Sp1Sma1;对题图乙,对气缸有:p2Sp0SMa2,因此p1V2.答案:A11(多选题)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体积时的两条等容线,a、b、c、d表示四个不同状态,则()A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c,其内能减少B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d,其内能增加C气体由状态d变到状态c,其内能增加D气体由状态b变到状态a,其内能减少解析: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c,温度降低,平均动能减少,内能减少,A对;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d,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加,B对;气体由

9、状态d变到状态c,温度降低,平均动能减少,内能减少,C错;气体由状态b变到状态a,温度降低,平均动能减少,内能减少,D对答案:ABD12粗细均匀、两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为A和B两部分,如图所示,已知两部分气体A和B的体积关系是VB3VA,将玻璃管温度均升高相同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将()A向A端移动B向B端移动C始终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由于两边气体初状态的温度和压强相同,所以升温后,增加的压强也相同,因此,水银不移动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4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13(4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纯油酸的摩尔

10、质量为M,密度为,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质量为m,一滴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扩散后形成的纯油酸油膜最大面积为S,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以上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对于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分子数量有如下判断:油酸分子直径d油酸分子直径d 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子数nNA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子数nNA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填序号)答案:(4分)14(10分)如图所示的是医院用于静脉滴注的装置示意图,倒置的输液瓶上方有一气室A,密封的瓶口处的软木塞上插有两根细管,其中a管与大气相通,b管为输液软管,中间又有一气室B,而其c端则通过针头接人体静脉(1)若气室A、B中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它们与外界大气

11、压强p0间的大小关系应为_;(2)当输液瓶悬挂高度与输液软管内径确定的情况下,药液滴注的速度是_(填“越滴越快”“越滴越慢”或“恒定”)解析:(1)因a管与大气相通,故可以认为a管上端处压强即为大气压强,这样易得pAp0,即有pBp0pA.(2)当输液瓶悬挂高度与输液软管内径确定时,由于a管上端处的压强与人体血管中的压强都保持不变,故b管中间气体部分的压强也不变,所以药液滴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答案:(1)pBp0pA(6分)(2)恒定(4分)三、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5(12分)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kg/mol,摩尔体积为1.8105 m3/mol,设想水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球体现有容积是250 mL的矿泉水一瓶(1)均匀洒在地面上形成一块单分子水膜,求该水膜面积为多大?(2)如果水分子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条线,这条线能绕赤道几圈?(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104 km)解析:(1)水分子的体积为V0,因为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V0()3D3,所以D,(3分)形成水膜的面积S,(2分)将数据代入后得D m3.91010 m,S m26.4105 m2.(2分)(2)250 mL水中分子的个数为n,水分子排成的线长为snD3.251015 m(3分)

13、可绕地球赤道的圈数为N8.1107圈(2分)答案:(1)6.4105 m2(2)8.1107圈16(10分)如图为气压式保温瓶的原理图,保温瓶内水面与出水口的高度差为h,瓶内密封空气体积为V,设水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p0,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瓶内空气压缩量V至少为多少?(设瓶内弯曲管的体积不计,压缩前水面以上管内无水,温度保持不变,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解析:压水前:p1p0,V1V(2分)压水后水刚流出时:p2p0gh,V2VV,(2分)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即p0V(p0gh)(VV) (4分)解得V.(2分)答案:17(16分)1697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平发明了高压锅,高压锅

14、与普通铝锅不同,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体镶嵌旋紧,加上锅盖与锅体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所以锅盖与锅体之间不会漏气,在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再套上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如图)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把限压阀顶起来,这时蒸气就从排气孔向外排出由于高压锅内的压强大,温度高,食物容易煮烂若已知排气孔的直径为0.3 cm,外界大气压为1.0105 Pa,温度为20 ,要使高压锅内的温度达到120 ,则限压阀的质量应为多少?解析:选锅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则初状态:T1293 K,p11.0105 Pa(2分)末状态:T2393 K(1分)由查理定律得p2 Pa1.34105 Pa.(6分)对限压阀受力分析可得mgp2Sp1S(p2p1)S(p2p1)(1.341051.0105)3.14 N0.24 N,(5分)所以m0.024 kg.(2分)答案:0.024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