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46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习题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我的母亲01 基础知识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zhu)的。B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x)的能力和习惯。C筹备(chu)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w)。(解析:D项“侮”应为“w”。)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A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B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C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严历眼光,便吓住了。D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

2、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解析:C项“严历”应为“严厉”。)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我以为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地面就是一种忏悔和请求宽恕的表现。B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C进门之前,她就饱听了一顿邻居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D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心照不宣才行。(解析:D项“心照不宣”多用以描写双方彼此有默契。此处可改为“心领神会”。)4(宜宾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

3、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C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D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解析:B项“主要的销售途径是”和“通过卖出”句式杂糅,任选一种形式;C项语序不当,将“倍受”移至“广大”之前;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虽然但是”改为“不仅而且”。)02 课内精读阅读“我母亲管束我最严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完成下列练习。5选段写了哪几件事?母亲因“我”犯了错误而惩戒“我”;母亲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重重责罚“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6母亲对“我”的管教近于严苛,可为什么她从不在别人面

4、前骂“我”一句,罚“我”时也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从不在人前骂“我”一句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因为她处罚孩子的目的就是惩戒孩子,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7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发抖”形容母亲因生气而身体颤抖,表现了母亲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极度伤心之情。(2)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体会句子包含的情感)作者高度评价了母亲在自己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重与怀念之情。8你如何看待作者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示例:我认为作

5、者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因为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况且,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教育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她的身上。因此,她感到教子的责任重大,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细致而严格,这是可以理解的。03 拓展阅读(原创)回忆我的父亲严文井严欣久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许多记者问我,他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父亲?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小时候,我们都在寄宿制的托儿所、学校上学,与父亲接触不是很多。另外,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即使这样,他对我们也是理性多于温情。比如,小时候,如果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

6、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过来的援手。还有一次,哥哥抱回来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这只活玩具很快就被我们玩腻了,没有人再搭理它。可父亲却对它百般照顾,还忙里偷闲,给它做猫饭,让我们心生嫉妒。当阶级斗争的风浪波及各个社会角落的时候,我们开始对这只猫反感了。姐姐周日从大学回来,看见家里还养着猫,觉得这是资产阶级作风,就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把猫赶走了。父亲回来后勃然大怒,为此也不准姐姐回家,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收回成命。“文革”的时候,我们为此给父亲贴了张大字报,批判他爱猫超过了爱我们。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1983年,他为父母必读杂志写了篇文章,题目是一个老人这样回答,提了当年我们给他写大字报的事,并借

7、题发挥,诠释了他的育儿方。他说:“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只应该在“适当时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适当的启发和适当的引导,主要让子女充分懂得生活的严峻性,敢跟命运抗争,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虽然表现不错,但对前途感到迷惑和担忧,希望去过延安又已经解放了的他,能帮助我参军。很快,他给我回了一封长信,在我急切地等待着“行”还是“不行”的结果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你必须充分准备两三年内安心在农村工作”一句话就把我的心浇凉了。尽管信的后面有许多鼓励的话,还说“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现在写下的,我相信没有什么好听的甜

8、言蜜语,但不会害你们”。尽管我很失望,却也只能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自己的前途。没想到,他说的“一个人的工作会是千变万化的”,竟很快被他言中了。两个月后,我就被选调到内蒙古微波总站工作,后来又当了干部、编辑、记者,回到了北京。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绩的。他经常反省自己,在我五十岁那年,一天他很郑重地向我道了一个歉。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因不肯好好吃饭,偏要妈妈喂,他发了脾气,揍了我一顿。他为曾有的粗暴向我道歉。我那时还没有记事,所以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道歉那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把道歉说出口啊

9、!可见这件事在他心中萦绕了几十年,也折磨了他几十年。在父亲走后,记者们的提问让我回想了许多。我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其实是很幸福的。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时不时地听到他放的古典音乐,他从未强迫我们按他的意愿办事,不过是拒绝了我们的一些要求,也是为了我们好才这样做的。而他自己也是个很淡泊的人,世间的虚荣,他一点不要。尽管他当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见过不少世面,也经历过无数次运动,遭遇过不公,但他仍坚持认为,爱比恨更伟大,希望比失望更有力量。他总能看到飞来的燕子。在作品中用真善美来回报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他来了,又去了,一生曲曲折折,辛辛苦苦,但是不虚此行。他没有留下遗嘱,也没给我们留下一分钱,

10、但留给了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我们永远爱您、怀念您,亲爱的爸爸!(选自中国艺术报)9阅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梳理文中关于父亲的几件事,完成下面的填空。我们跌跟头,父亲阻止母亲的援手。姐姐因认为养猫是资产阶级作风而赶走父亲的猫,父亲大怒。父亲为杂志写稿诠释育儿方。“我”插队时求父亲帮忙参军,遭到父亲的拒绝(但是写一长信解释)。父亲为“我”小时候打“我”一事向我道歉。10结合结尾画线句子,你觉得加点词语“精神财富”是什么呢?示例:父亲教给我们一切靠自己的成长理念(父亲培养我们的独立意识及能力);父亲自省的意识、淡泊的人生态度、对阅读以及音乐的热爱、对子女成长的尊重以

11、及逆境中对生活的希望。11文中第段画线句子说“我心里关于你们的问题想得比你在信上写得要多得多”,父亲都想了些什么?“多得多”说明了什么?示例:父亲一定围绕着“他要不要帮孩子这个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思考了很多,也看出父亲的决定是慎重的,从中可见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1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读下面词句的内涵。(1)如果不小心跌了跟头,痛得哇哇大哭,他也一定要你自己爬起来,甚至阻挡了母亲伸过来的援手。(提示:“一定”折射了父亲怎样的心理?)“一定”看出父亲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坚决。(2)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再也没求过他帮忙。哥哥姐姐们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取

12、得成绩的。(提示:这些内容跟写父亲有什么关系呢?)用我们的成长、成绩这一教育效果来衬托父亲对子女教育方法的正确。13读了此文,你在自己的成长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面受到了哪些启示呢?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示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成长的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少一点依赖,多一份独立。01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诗歌前两句叙事,“夜(秋)”字交代了时间,“频剪”一词写出了女主人公焦灼不安、心神难宁的情态。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女诗人月夜独处时的寂寞愁苦。,02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

13、习。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卿子冠军,叫宋义,在项梁死后,他曾是楚的上将军(全军总司令);对救赵的态度犹

14、疑,被项羽杀死。当阳君,就是黥布(也叫英布),后来归了刘邦,被封为淮南王;最后被刘邦杀死。蒲将军,他与当阳君当时都是项羽的部下。釜甑,炊具。釜(f),锅。甑(zn),陶制的蒸饭用具。王离,与下文的苏角、涉间,全是章邯的部下。甬道,通道。章邯为了把粮草顺利地运输到前线,筑成一道两边有墙壁拦护的通道。冠(un),居第一位。壁,营垒。纵,放出来。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把两辆车的车辕对着竖立起来,人从下面进去。【附参考译文】项羽诛杀了宋义,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

15、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兵表示一定要拼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与秦军遇(遭遇)B时不利兮骓不逝(流逝)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归属)(解析:“逝”的本义是“走得太快,很快就消失了”,此语境应指乌骓马跑不动了,“逝”应理解为“奔驰”。)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以此向士兵表示一定要拼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2)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