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646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5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1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材料“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可见,英国国王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2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概被消灭”。这反映出英国()A国王仍执掌

2、国家最高权力B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答案:C3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得益于()A内阁制的确立B权利法案的颁布C议会改革的实行 D“光荣革命”的胜利解析:根据材料大意:英国的人民用投票来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这是议会不断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故C项正确。答案:C4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

3、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A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C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答案:A5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

4、由的解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间接民主形式是对选民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答案:B6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美国新宪法(指1787年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托马斯杰斐逊也附和说,它是“君主制的新版本”。他们的评论主要指的是1787年宪法()A没有明确规定总统的任期B规定的中央政府权力过大C赋予总统过大的行政军事权D没有规定总统由选民直选解析:1787年宪法对总统任期有明确规定,故A项错误;题干“选出来的君主制”并不是强调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大,故B项错误;题干“选出来的君主制”强调的是总统权力的过大,故C项正确;题干“选出来的君主制”与没有规定总统由选民直选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

5、答案:C7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D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解析:因为议员得到了请愿的权利、议会的辩论记录要公布,说明民选议会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扩大,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答案:B 8. 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

6、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A是用议会粉饰的封建君主专制B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答案:B 9.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乘坐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巴黎公社委员如此廉洁,若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主要得益于()A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自治机构B巴黎公社委

7、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C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委员D巴黎公社立法、行政、司法权分立解析:民主与廉洁无必然联系,民主自治机构不是导致公社委员廉洁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民主选举不会影响委员行使职权是否廉洁,故B项错误;人民可以监督罢免公社委员,可以促使公社委员秉公守法,不敢贪污受贿,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采用三权分立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C10. “公社”成员主张“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由此可见巴黎公社()A试图建立联邦制国家政治结构B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C实际上仍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

8、D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践答案:C11 “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解析: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与材料“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12 “俄国革命最近之形势,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将从

9、来之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是指()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沙皇专制政府C苏维埃政府 D保守党政权答案:A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奏章,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录取的名额。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材料二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重申王国贵族的封建

10、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大宪章宣布国王不可擅自征税的原则,强调除传统捐税贡赋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必须得到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国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大会议有权成立一个由25名男爵组成的常设委员会监督国王和大臣的行为。1238年,大会议的全体会议改称议会。13世纪中叶,平民代表(乡村骑士和城市平民)先后进入议会。议会成为制定法律的重要机构,各阶层同国王斗争、争取权利的合法工具。国王定期召开议会逐渐制度化。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在中世纪,议会的立法权实际上是不完备的。因为,法律的动议主要来自国王;1688年确立议会主权后,法律的创制权转为议会控制。但是,国王仍然拥有法律的审

11、批权。1703年,安妮女王最后一次动用否决权。此后,英国国王再也没有行使过否决权,议会完全确立了最高王法权威的地位。在中世纪,上院地位高于下院。但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打击,特别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下院的地位更加重要,所有重要的法案几乎都来自下院。1911年,一项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凡下院通过的议案被上院否决后,只要在两年内连续通过三次便可以直接呈国王批准。这样,上院的否决权实际上只剩下两年延搁权。到1949年,两年延搁权改为一年,议案在下院重新通过的次数由三次改为两次,上院权限的下降使下院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定。摘编自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社

12、会晚期中英合法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特点。(2)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立法权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可知中国合法参与政治的特点是参与方式有限;从材料一“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奏章并不断扩充科举录取的名额”,可知中国合法参与政治的特点是参政方式主要有上书言事、纳赀捐官、科举入仕等;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征,可总结中国合法参政的特点是无力制约皇权,参与方式、内容取决于皇帝的旨意;从材料二“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得到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可总结英国合法参政的特点是国王权力受议会、法律

13、制约;从材料二“议会成为制定法律的重要机构,各阶层同国王斗争、争取权利的合法工具”,可总结英国合法参政的特点是国民通过议会、法律同国王进行斗争,争取自身权利;从材料二“国王定期召开议会逐渐制度化”,可知英国合法参政特点是政治参与逐渐法制化、制度化;对比两国合法参与政治的特点总结不同之处。 答案:(1)不同:中国:参与方式有限,主要有上书言事、纳赀捐官、科举入仕等;无力制约皇权,参与方式、内容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或:君主专制,皇权至上)。英国:国王权力受议会、法律制约;国民通过议会、法律同国王进行斗争,争取自身权利;国民参与政治无须取决于国王的旨意;政治参与逐渐法制化、制度化。(2)趋势:由不完备

14、到完备,议会逐渐取得立法主导权;下院地位上升,逐步确立了在议会中的主导地位。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责任制内阁形成(或:君主立宪制确立);延续议会传统,代议制确立;社会经济发展,议会不断改革;民众民主意识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升;议会同国王,下院同上院的长期斗争和努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

15、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 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和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例三:法国 1875宪法的制定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