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567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5杭州重点中学期中检测)辨析以下说法:16O与18O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C.D.【解析】16O与18O的转化,元素种类不变,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元素的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反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混合物,错误。2.分别将6滴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5 mL 20 蒸馏水中5 mL沸水中并加

2、热至红褐色5 mL 20 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适量0.1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分散质粒子直径:C.仅凭观察法就可将三种分散系区别开D.向三种分散系中加入酸性AgNO3溶液后,只有中会产生白色沉淀【解析】得到FeCl3溶液,呈棕黄色;得到Fe(OH)3胶体,呈红褐色;得到Fe(OH)3沉淀。三种分散系中均有Cl-,遇Ag+均可形成AgCl沉淀,D项错误。3.(2015福州一中质检)根据下列分类标准,对各组物质的归纳合理的是(B)A.根据化学键种类: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碳酸氢钠B.根据元素化合价: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二氧化氯、二氧化锰

3、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蛋白质、油脂、糖类D.根据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氢氧化亚铁、氢硫酸、亚硫酸钠、碳酸钙【解析】A项,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氢钠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过氧化氢中只含共价键,错误;B项,四种氧化物中,O均为-2价,另一种元素都是+4价,正确;C项,聚氯乙烯、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和糖类中的单糖、双糖都是小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碳酸钙在空气中较稳定,其他物质易被氧气氧化,错误。4.如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C)XYZHA分散系胶体溶液烟B元素周期表的纵行主族副族卤族C电解质酸碱盐D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酸【解析】A项,分散系包含胶体和溶液

4、,烟属于胶体,正确;B项,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包含主族和副族,主族包含卤族,正确;C项,电解质包含酸、碱、盐,酸不能包含盐,错误;D项,化合物包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包含酸,正确。5.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C)A.1 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均约为6.021023个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盐是含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含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盐【解析】A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错误;B项,同系物的结构相似,错误;C项,金属氧化物Mn2O7、CrO3等为酸

5、性氧化物,正确;D项,NH4Cl不含金属离子,但属于盐,错误。6.(2016江苏泰州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D)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碱式碳酸铜盐酸烧碱氧化钠二氧化硫B熟石灰硫酸食盐氧化铁氧化铝CAl(OH)3NaHSO4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硅D苛性钾CH3COOH小苏打氧化钙五氧化二磷【解析】A项,碱式碳酸铜为盐,烧碱为碱;B项,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项,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硫酸氢钠为盐,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C)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电解质:明矾、二氧化碳、冰醋酸、硫酸钡同系物:

6、CH2O2、C2H4O2、C3H6O2、C4H8O2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B.C.D.【解析】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错误;C2H4O2、C3H6O2、C4H8O2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酯,错误。8.(2015武汉二中模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序号甲乙、丙、丁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常见合金不锈钢、青铜、生铁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腐蚀品浓硫酸、烧碱、硝酸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弱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水其中正确的组合是(C)A.B.C.D.【解析】中石灰石的主

7、要成分是CaCO3,不能作干燥剂;中基本营养物质应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9.如图所示是一种树状分类的运用实例。表中所列的分类与图中分类相符的是(D)选项甲乙丙丁A可溶性碱火碱烧碱苛性钠B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无C酸可溶性酸难溶性酸含氧酸D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解析】A项,火碱、烧碱、苛性钠都是氢氧化钠,错误;B项,还有不成盐氧化物,如CO等,错误;C项,分类标准不一致,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1分)物质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2)纯碱属于盐,按阳离子分,其属于钠盐;按阴

8、离子分,其属于碳酸盐;按溶解性分,其属于可溶性盐。(3)以H、N、O、S、Cl、K、Fe七种元素中的几种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下表相应表格中:物质类别酸式盐难溶性盐一元弱碱二元酸化学式KHSO4FeSNH3H2OH2SO3、H2SO4、H2S(任写一种)从上表选出一组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NH3H2ON+H2O(合理即可)。上述元素中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于净水,原因是Fe3+3H2O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并用文字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胶体性质与

9、应用等。分类的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的类型就不同,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11.(12分)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硫酸六种溶液,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解析】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必须满足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等物质的条件。12.(9分)如图是我们清晨进入森林后看到的美丽景象,请认真观察下图,分析其隐含的化学道理,然后完成(1)(3)小题:(1)上图中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有胶体的性质。(2)产生上述现

10、象的根本原因是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介于1100 nm,能使光产生散射。(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检验某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解析】从题给图片中的现象可知:森林中的空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特性,它可以用来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13.(14分)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丙。(2)证明有F

11、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使一束光射向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形成红褐色沉淀。.丁同学在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出现一系列变化。(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加入HI稀溶液,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2)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3+3H+Fe3+3H2O。(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Fe3+将I-氧化为I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解析】本题考查Fe(OH)3胶体的制备及胶体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丙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Fe(OH)3胶体带正电荷;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能发生聚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