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8031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考向考法 综合练(十二)(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BCD2新的消费环境下,传统百货业粗犷的管理模式面临终结。传统百货纷纷开始弱化“百货”概念,剔除经营效益不佳的品类,开始追求“小而精”。这表明 ()A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B量

2、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3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ABCD4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

3、事实。这表明()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社会历史,做到安于社会历史现状要坚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ABCD5实施简政放权特别是改革商事登记制度以来,全国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新增就业超过去年同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简政放权及改革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BCD6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国家教育部决定在2018年高考中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

4、范畴。针对这一决定,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ABCD7水,无私、和合、坚韧等品性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如流。水的上述品性启示我们要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作出普遍适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把遵循社

5、会发展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BCD82015年6月29日,受希腊局势猝然恶化影响,汽油盘面开盘就跳水近60点。面对油价“跳水”, 各种论点纷纷出现,各国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因为()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都是客观的B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C价值观是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D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不尽相同9(2015廊坊统考)近年来,娱乐圈多位明星被曝出吸毒丑闻,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从哲学角度看名人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在公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

6、断和价值选择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ABCD10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BCD11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当下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某学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ABCD12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主要说明()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ABC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8、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材料二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为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谋发展、促和谐的实事工程。(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该市上述做法所包含的哲学道理。(12分)14材料一为了尽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安徽省政府在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和举

9、办社会听证会的基础上,编制了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纲要。中共安徽省委建议人大审议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纲要,并召开常委会议,研究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工作。目前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审查,工程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材料二引江济淮工程将直接沟通长江淮河干线航道,对于加快安徽省腹地经济发展,拉近安徽省与沿海经济带距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使安徽省北部一些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得到缓解,改善淮河水生态环境和抑制地下水超采,淮北地区中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面也将得到有效遏制。材料三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首先要做好沿线部分居民的拆迁工作。对此,拆迁户纷纷表示,要顾大体识大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更要考虑到

10、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绝不能影响工程的建设。(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引江济淮工程的经济意义。(6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关系。 (8分)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十二)1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的客观性、社会的发展规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正确,故选B项;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2解析:选C新的消费环境下,传统百货

11、业粗犷的管理模式面临终结,消费环境属于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管理模式属于社会意识,消费环境的变化,宣告传统百货业的管理模式的终结,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项正确;A、B、D 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材料中“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体现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说明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正确,故选D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而不是“制度创新”,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未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

12、关系,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4解析:选C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说明了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坚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中“安于社会历史现状”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解析:选C本题考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由题干可知,实施简政放权特别是改革商事登记制度以来,全国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这反映了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也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当选;不属于哲学道理,与题意不符。6解析:选D传统文化已

13、经过时的观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符合题意;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正确;故选D项。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7解析:选D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如流。这启示我们要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故选D项;中的“普遍适用”说法错误;说法错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8解析:选D本题考查制约认识的因素。面对油价“跳水”,各种论点纷纷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因为

14、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不尽相同,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认识是主观的;B项说法片面;C项应该是哲学上讲的价值,与题意不符。9解析:选B针对娱乐圈多位明星的吸毒丑闻,从哲学角度看,名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明辨是非,不断提升自己,正确,故选B项。不属于哲学角度;应该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排除。10解析:选B材料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符合题意,B项正确;与材料主旨不符,不能入选。1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错误,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之上的;错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故选C项。12解析:选D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反映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力量,正确;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前进,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能促进社会发展,正确;材料未体现,排除。13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对新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