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354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9 曹刿论战(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19曹刿论战(见学生用书第213页)一、(2015抚顺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

2、身必危辱。”庄公曰:“请从。” 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均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注释】国:都城。封:封土为界。鲁请比关内侯以听:鲁国请求像齐国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即做齐国的附属国。比,比照。关,国家的关隘。自承:把剑冲着自己。陛:殿或坛的台阶。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B.C.D.【解析】A项第一个“间”是

3、动词“参与”,第二个“间”是名词“中间”的意思;B项第一个“从”是动词“跟从”,第二个“从”是动词“听从、服从”的意思;C项第一个“以”是“凭借”,第二个“以”为介词“用”;D项两个“必”都是“一定、必定”的意思。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2)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3从甲文可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用原文回答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弄清文本的主要内容,感知文本;其次,确定答

4、题区间,精读相关语句;最后,选取最符合题意的句子作答即可。齐桓公提出的前两个战争的条件都被曹刿一一否定,只有第三个条件“取信于民”得到了曹刿的肯定。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目光短浅、勇敢无畏、善于纳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关键要结合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确定人物形象。甲文鲁庄公与曹刿的“三问三答”和乙文“请从”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鲁庄公善于纳谏的特点。从两文的具体事件看,鲁庄公就事论事,目光短浅。长勺之战,鲁庄公亲自指挥;盟坛之上,鲁庄公“左搏,右抽”,两处都展现鲁庄公的英勇无畏。【参考译文】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不敢轻易迎战,在距离都城五十里的地方划定了边界

5、。鲁国请求比照附庸国来听从齐国,齐桓公答应了。曹刿对鲁庄公说:“听从我的建议,国土必将扩大,您自身必将安定快乐;不听从我的建议,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将危险受辱。”庄公说:“请让我听从你。” 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藏宝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齐桓公,右手拔出剑来架在自己脖子上,说道:“鲁国国都原本距边境几百里,现在离边境只有五十里,没法活了。估量着大概要死,就让我在您面前自杀。”管仲、鲍叔要进前,曹刿按剑挡在两个台阶中间,说:“在说两位要改变国界,谁也不要前进。”庄公说:“以汶水为界才行,不然请让我死吧。”管仲说:“用土地保护国君,而不是用国君保护土地,请君王答应他。”于

6、是在汶水之南划定了疆界,与庄公盟誓缔约。二、(2015辽宁葫芦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

7、数日,唐出兵趣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注释】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趣(q):奔赴。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 )A.B.C.D.【解析】A项第一个“将”是副词“将要”,第二个“将”是动词“带领”的意思;B两个“之”都是代词,代“他,他们”;C项两个“彼”都是“对方”的意思;D项两个“惧”都是“害怕”的意思。6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

8、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攻打他们,(那样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了!7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战后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信息的概括能力。先要通读文本,了解信息,然后概括主要信息即可。甲文先是交代了战争的地点,然后是鲁庄公与曹刿的对话,曹刿选择时机攻打对方,取得胜利,简要概括了战争的经过。第二段从鲁庄公与曹刿的对话看,分析了作战要靠勇气和“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8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对实际情况注意审慎观察(或战略上有

9、见地);英明果断(或沉着冷静),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共同特点的能力。曹刿“齐人三鼓”后果断下令,太祖分析敌情,对方逼近六合时果断出击。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审慎观察后果断下令出击,太祖也是观察到对方设置栅栏,分析对方惧怕自己,才做出决定,二者都是慎重观察。曹刿通过“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了解对方确实战败,太祖则是分析对方心理做到知彼知己,果断出击。两人都在关键的时刻把握住战机,取得胜利。【参考译文】南唐齐王李景达带领两万士兵从瓜步渡江,在距离六合二十多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赵匡胤)的部将想要攻打他,赵匡胤说:“对方设置栅栏固步不前,是害怕我们啊。现在,我们的士兵不足两千,如果前往攻打他们,对方就知道我们人数少了;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攻打他们,(那样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了!”过了几天,李景达的部队出兵逼近六合,太祖皇帝带领军队奋力出击。大破敌军,杀死俘获了将近五千人,其余的敌军尚且还有一万多,都跑去渡江,争夺船只,淹死了很多人,由于这件事,李景达的精锐部队全部完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