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294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易中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大气环流与气候3、5、64、127、13天气系统8、109、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长宁、嘉定模拟)如图表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近地面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常形成梅雨天气B.位于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C.位于北半球,常形成阴雨天气D.位于南半球,常形成晴朗天气2.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1.C2.B第1题,由图示知,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

2、右发生偏转并向中心运动,说明为北半球低压,在中心气流控制下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第2题,该天气系统西部吹西北风,所以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西北风。(2015甘肃二诊)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4 题: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

3、地区夏季多雨解析:3.A4.B第3题,据图分析,图中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该气压带位于30N40N,表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黄;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期;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第4题,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信风带;受西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图中乙风带为西风带;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的地区温和多雨;南亚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不受丁风带(信风带)影响。(2015贵州联盟联考)如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

4、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状况,图乙表示某年状况。读图,回答57题:5.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1020大陆东岸B.2535大陆东岸C.3545大陆西岸D.4060大陆西岸6.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D.冬、夏季风均偏弱7.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5.B6.A7.D第5题,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强。根据

5、甲图中气压梯度分布可以看出,7月份2535大陆东岸气压梯度最大,因此夏季风最强。第6题,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季气压梯度变大,冬季风势力偏强;夏季气压梯度变小,夏季风势力偏弱。第7题,负值中心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该种现象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2015抚顺模拟)下图中甲图为某地(50N ,100E)附近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图,a、b是直线L上的两点,乙图和丙图分别是甲图沿ab、cd线段的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b地所处的位置及风向分别为()A.低压中心、西南风B.高压中心、东南风C.低压槽、东北风 D.高压脊、西北风9.若以甲图为主的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区长达一个月以上,则此时所处的

6、月份不可能为()A.1月B.10月C.7月D.12月解析:8.D9.C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图为北半球高压中心,高压系统东部吹西北风。第9题,根据题干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位于蒙古高原,此时应为气温较低的月份,因此最不可能是7月。如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图中甲、乙之间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A.沙尘暴B.我国北方夏季暴雨C.对流雨D.寒潮11.关于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温度最高B.丙地位于南半球C.丁地在冷锋后D.戊地气压最低解析:10.C11.D第10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甲、乙的相对位置及降雨区分布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的

7、锋面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和春季沙尘暴都是冷锋影响的结果。对流雨是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与锋面无关。第11题,图中甲、丙、丁三地此时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乙地此时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该地位于北半球;丁地位于暖锋前;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和分布分析,戊地此时气压最低。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材料二下表为上图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月份气温()降水(mm)月份气温()降水(mm)1-1.677724.0892-0.558823.27733.887919.282410.4951013.067516.

8、3101114.978621.711712-0.568(1)描述该地区中部等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6分)(2)依据材料二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8分)解析: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为北美地区(美国)。第(1)题,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弯曲形状和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分析原因。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答案:(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等年温差线向南凸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

9、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中部深居内陆,深受大陆的影响,冬季降温快,夏季增温快。(16分)(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接近1 000 mm),夏雨稍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城市。(8分)13.(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读“海南岛及其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1)若某地的年干燥度等于该地的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试比较位于同纬度的东方与琼中两地的年干燥度,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12分)(2)海南岛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滨海区域出现了热带沙漠带,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但回顾历史,该地曾林木茂密,是人类的宜居地。试分析该沙漠景观的成因。(12分)(3)海南岛

10、东部被称为“台风走廊”,试分析台风对其影响有哪些?(8分)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琼中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山地,东方在西部沿海的平原,琼中海拔高于东方,蒸发量小于东方;琼中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方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琼中的降水量多于东方,所以琼中的年干燥度小于东方。第(2)题,昌化江流域位于海南岛西部,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地处20N以南地区,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干燥;滨海区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床含沙量较大,有丰富的沙源;自古以来,人类长时间过度开垦土地;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沙化土地越来越多。第(3)题,台风是强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极低,其产生的

11、危害有:会带来狂风、暴雨,在沿海地带会带来风暴潮,大风吹垮建筑物、影响交通通信、农作物受损、影响渔船出海,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在盛热的暑夏,台风带来的降水会起到消暑抗旱的作用。答案:(1)琼中的年干燥度小于东方。琼中的海拔高于东方,蒸发量小于东方;琼中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东方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琼中的降水量多于东方。(12分)(2)海南岛西部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干燥;滨海区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床含沙量较大;自古以来,人类长时间过度开垦土地,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沙化土地越来越多。(12分)(3)危害: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大风吹垮建筑物、影响交通通信、农作物受损、影响渔船出海,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6分)积极影响:消暑抗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