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262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HSOH2O H2SO3OH比反应HSOH2OH3OSO进行的程度大D在NaHSO4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HSO、OH【答案】B【解析】A项中纯碱是Na2CO3属于盐;C项中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是电离反应,应该是反应比反应进行的程度小,溶液显酸性,一定要分清楚,在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参与的方程式右边出现OH是弱酸根水解,出现H或H3O是弱酸根电离;D项NaHSO4溶液中,HSO是强酸

2、的酸式酸根,可完全电离,溶液中无HSO,但熔融的NaHSO4中只有Na和HSO,因熔融条件下只断裂离子键而不断裂共价键2、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Br、SO32、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震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A肯定含有离子的Na+、Br、SO32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Ba2+、SO3

3、2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Cl、Br、SO42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a+、Cl、SO42【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条件,用pH试纸检验,测得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说明一定有弱酸根离子,则含有SO32,无Ba2+;溶液中滴加氯水后萃取,萃取层呈橙色证明原溶液含溴离子;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向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可能含硫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是氯离子,但加入氯水加入了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氯离子;根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Br,无Ba2+;依据电荷守恒,溶液

4、中一定含Na+;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Na+;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不能确定的离子是Cl-、SO42-,故选A3、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答案】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0B.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C. 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其实质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答案】C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5、( )A在AgCl悬浊液中,加人固体NaI,AgCl的质量不可能发生变化B用两铜棒做电极,电解稀H2SO4,电解初期主要化学方程式为Cu+ H2SO4电解CuSO4H2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易腐蚀D 25,10mLpH12的NaOH溶液中加人pH=2的HCOOH溶液至pH=7,所得溶液总体积V20mL【答案】B 6、除去乙烷气体中的少量乙烯的最好方法是( )A在催化剂存在下与足量氢气反应 B通过盛有溴的CCl4溶液的洗气瓶C依次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 D依次通过KMnO4酸性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答案】D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

6、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K、Cl、NO3、S2 K、Fe2、I、SO42 Na、Cl、NO3、SO42 Na、Ca2、Cl、HCO3 K、Ba2、Cl、NO3A B C D【答案】B 8、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是制备和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B装置是蒸馏海水的实验装置C装置导气管插入碳酸钠溶液液面下可防止乙酸乙酯挥发D装置制取氢氧化亚铁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答案】D 9、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 【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A错;10、纳米技术开辟了材料的新天地,在20

7、08年北京奥运工程中,就使用了我国最近研制的一项新成果“纳米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是长度单位 B.纳米是材料名称C.纳米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D.纳米聚乙烯的物理性质比普通聚乙烯优异【答案】B【解析】纳米是一长度单位,而非材料名称。纳米技术是研究在107m109 m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的物质制备的技术。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通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制备出只包含几百个或几千个原子、分子的“颗粒”。这种“颗粒”的尺寸只有几个纳米。纳米材料制别“神奇”,其性能特别优越。11、塑料废弃物的危害有()难以分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的生长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污染海

8、洋造成海难事故破坏环境卫生,污染地下水ABC D【答案】A12、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光导纤维;塑料;合成氨;高温结构陶瓷;合成纤维;涂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橡胶;黏合剂;硅酸盐材料( )A. B. C. D.【答案】A13、下列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是( ) A圆珠笔杆 B塑料包装袋 C塑料钮扣 D炒锅手柄【答案】B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B.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有一些添加剂C.用木材等经过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的原料是石油和煤【答案】C15、科学家对人造血液和人造器官的研制及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

9、进步。下列物质就可以作为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人造器官高分子生物材料:下列关于上述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橡胶均可看做加聚反应的产物D有机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以下分析,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CH2=CF2和CF2=CF16、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要验证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将A装置与E装置连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

10、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字母,下同)(4)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答案】(1)2HCl + CaCO3 = CaCl2 +H2O+ CO2(2)HCl + AgNO3= AgCl+ HNO3(3) C(4) A E B D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1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实验步骤如下: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6.0g加热,开始反

11、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4.3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0mL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6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进行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答案】解:(1)往广口

12、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2);偏小;(3)0.0125; 22.32 L/mol【解析】解:(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其检验方法为: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

13、证明该装置不漏气;(2)分解生成的氧气温度较高,气体体积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防止产生误差,应该冷却气体;水能产生压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要调整液面高度;最后读取数值,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所以其顺序为,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生成氧气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导致测量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3)氧气的质量=16.0g15.6g=0.4g,物质的量=0.0125mol,氧气体积=284.3mL,气体摩尔体积Vm=22.32L/mol,故答案为:0.0125; 22.32 L/mol18、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表:产物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甲苯碳质量分数(%)12241216201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