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42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相关读物直书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相关读物直书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B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C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D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解析:B项“寘”同“置”,C项“匪”同“非”,D项“嘿”同“默”。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则秽迹彰于一朝彰:彰显B彼我无忤,行之不疑 忤:违反,抵触C然世多趋邪而弃正 趋:快走D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吁:叹词,表惊叹解析:C项,趋这里是“倾向于”。答案:C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故宁顺从以保吉A不违忤以受害也B董统燕史,持谄媚以偷荣C申以劝诫,树之风声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解析:例句中的“以”和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来(表目的)。A项,连词,因而(表因果);C项,介词,用;D项,介词,因为。答案:B4下列句子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贯三光而洞九泉A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B正直者,人之所贵C案金行在历 D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B两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因为,介词;然而,连词。B项,用来,连词;因为,介词。C项,分开,动词;披着,动词;D项,都是竟然,都是副词。答案:D6填空。(1)史通是我国第一部_

3、。(2)“五常”是指_、_、_、_、_。答案:(1)史学理论专著(2)仁义礼智信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710题。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在历,史事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次有宋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王公,箕裘未陨;邺城将相,薪构仍存。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刚亦不吐,其斯人欤?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

4、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持谄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7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B见屈武侯C言之若是 D正直者,人之所贵解析:C项为状语后置句,A、B、D三项为被动句。答案:C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咸杜口而无言/明搏而杀之B见屈武侯/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当宣、景开基之始/若南、董之仗气直书D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解析:C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

5、的”;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均为表承接的连词;B项,均为副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D项,均为连词,“虽然”。答案:C9下面对文意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针对前代遗留的史书资料,作者认为尽管许多都未经甄别,以致真假混乱,但只要细心挑选,有时还能得到宝贵的资料。B作者认为像南史、董狐他们能坚持正气,如实记载历史,不惧强暴权势;像韦昭、崔浩他们能纵情奋笔,没有屈从容忍的记述,这四位史官是完美的,所以至今仍受人称赞。C作者高度评价宋孝王、王劭两位史书编撰者,因为那时北魏王公、北齐将相当政,祖先的遗业仍在,仍然有权有势。而两位撰者却能秉笔直书,不畏权贵,这是多么

6、难能可贵啊!D作者认为像王沈写魏书,借歪曲记载历史而得到高官,又如董统写燕史,用巴结奉承以窃取富贵,他们的品行都是很让人蔑视的。解析:B项,“这四位史官是完美的”一说有误,原文强调“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即从周全保护自己的角度看仍有所不足,说明他们并不完美。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译文:_(2)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刚亦不吐,其斯人欤?译文:_ (3)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译文:_ (4)与夫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持谄媚以偷荣。译文:_答案:(1)考察习凿齿的记事,大概就是近代遗留下来的直录精神吧?(2)而这两人直书他们的避讳,竟然没有一点害怕。刚正不阿,大概就是指这类人吧? (3)刚烈之士重视名声,壮士注重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和王沈写魏书相比,后者借助邪曲的笔法获取高官,再和董统写燕史相比,后者通过取媚于权势而获取荣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