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141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突破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5辽宁沈阳模拟)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D)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析: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2.(2015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

2、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而5羟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引起Na+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3.(2015甘肃兰州统考)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

3、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NE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解析:NE是一种激素,可参与体液调节;NE又是神经递质,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说明可参与神经调节,A正确。NE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主要是由Na+内流引起的,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D错误;NE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又可反过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NE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C正确。4. 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

4、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解析:激素具专一性,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A项正确。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其内的某些神经元具有分泌功能,B项正确。图示表明:日照长短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动物的繁殖行为,C选项错误。性激素分泌调节

5、过程中具反馈调节机制,D项正确。5.(2015浙江杭州一模)用图1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图2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a至b段为静息电位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A.B.C.D.解析:神经元未受到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静息电位),即图2中a至b段,当受到一定强度刺激时,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外电位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动作电位),故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bc段,兴奋过后,该受刺激处又恢复为静息电位,即钾离子大量外流发生在cd段,故正确,错。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一样,故错。6.(201

6、5吉林长春质检)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D)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 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 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解析: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患者下丘脑分泌的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低于正常水平;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升高。7. (2015山东烟台质检)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若切断处,刺激处,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C.在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解析:切断处,刺激处,处有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A错误;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是,B错误;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D错误。8.(2015齐鲁名校联考)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

8、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C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A.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C.X是甲状腺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D.UDP的作用可能是抑制浆细胞分泌该抗体解析:Graves病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X激素为甲状腺激素,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故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Graves病是由抗体引起的,UDP能够

9、减弱Craves病症状,故可推测UDP的作用可能是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D正确。9.(2015甘肃兰州二模)图1为甲状腺激素的结构简图,图2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的甲、乙器官分别是、。(2)经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三肽化合物,促甲状腺激素为糖蛋白。向用a、b、c三种激素分别配制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不会变紫色的是。三种激素中不能口服的是激素,在人体内分布最广的是激素的靶细胞。(用字母表示)(3)若已知大白鼠体内激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判定导致这种状况的病

10、变器官是甲还是乙,技术人员采取了两种检测方案:抽取大白鼠的血液,检测其中激素的含量,若该激素含量正常,说明病变的是器官乙。注射激素,然后检测血液中激素a、b的含量是否正常。若其含量正常,也能说明病变的器官是乙。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相关激素,据图2分析,丙为下丘脑,b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为垂体,a为促甲状腺激素,乙为甲状腺,c为甲状腺激素。(2)三肽化合物和蛋白质都含有肽键,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通

11、过图1分析,甲状腺激素为不含肽键的氨基酸衍生物,不能发生此类反应。三肽化合物和蛋白质会被消化道的肽酶和蛋白酶分解失去功能,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不能口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3)甲状腺和垂体病变都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如果是垂体病变,则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不足,故如果检测血液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则为甲状腺病变;如果是甲状腺病变,注射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通过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恢复正常。答案:(1)垂体甲状腺(2)ca、bc(3)ac10.(2015云南

12、第二次统考)请回答下列有关甲状腺研究的相关问题:(1)研究人员将含131I(放射性碘)的溶液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检测甲状腺的放射性,来跟踪131I被甲状腺细胞吸收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2)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将等量的含131I的溶液注射到甲、乙、丙三组兔子体内,定时测定兔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填“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再次定时测定甲状腺的放射量,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甲状腺细胞能利用131I合成并分泌,甲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填结构)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13、和分泌减少,所以甲组放射量降幅最小。而乙组放射量降幅最大的原因是 。解析:(1)通过检测甲状腺的放射性,来跟踪131I被甲状腺细胞吸收的研究方法称为同位素标记法。(2)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注射生理盐水,因为生理盐水是动物细胞的等渗溶液,细胞在等渗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状态。(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甲状腺细胞的放射性先升高,后降低,是因为甲状腺细胞能利用131I合成甲状腺激素,并分泌出细胞,甲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增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所以甲组放射量降幅最小。乙组放射量降幅最大的原因是:乙组注射的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

14、素的合成和分泌,故甲状腺细胞的放射性下降最快。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2)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1.(2015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为。(2)和都属于细胞的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 。(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

15、后,经过(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解析:(1)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钠离子通道开放,造成钠离子大量内流,钠离子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2)由题图2知是突触小泡、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上分析是由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经过突触结构,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图2中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是。(4)分析题图1可知,F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后,经F将兴奋传入中枢,由于反射的效应是屈肌收缩,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兴奋传到而不传到,所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保持静息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