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58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第一板块自主学习知识课主干整合知识再储备大主题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发展历程。条主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大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古代科学成就;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代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

2、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

3、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三、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3魏晋

5、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一、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

6、的异同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不同点原因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历程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法家思想受宠,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儒学逐渐成为大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兴相同点背景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主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成就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背景政治封建专制统治

7、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制度束缚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思想明清之际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地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

8、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三、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科技项目中国科技欧洲科技结局未能形成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原因经济基础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义思想条件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9、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制度中国是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欧洲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第二板块师生共研高考课高考研究能力再提升考纲展示考点归纳真题举例考情分析(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1古代儒家学者的政治诉求考点2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点3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思想的比较2015全国卷,T242015全国卷,T402015全国卷,T40(1)从考查方式看,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2)从考查内容看,侧重于对不同时期著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为主,同时注重文学艺术的时代特色及其社会背景、大

10、众认知情况(3)具体而言,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主要的切入点(4)从考查题型看,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兼及开放探究题等多种题型(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1汉代儒学考点2君主专制强化,“君权神授”思想考点3儒家伦理的强化2016全国卷乙,T242014全国卷,T242014全国卷,T25(3)宋明理学考点1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考点2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考点3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考点4王阳明的正心诚意主张2014全国卷,T252014全国卷,T262013全国卷,T252012新课标全国卷,T27(4)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点黄宗羲的天下为公思想2011新课标全国卷,T2

11、6(5)科技成就考点1中外科学家及其成果的比较考点2中外文化科技交流2016全国卷甲,T412014全国卷,T40(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考点2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2016全国卷甲,T242016全国卷丙,T26(7)文学成就考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2013全国卷,T272012新课标全国卷,T25(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京剧艺术人物的构造2013全国卷,T28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

12、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王阳明的身份及关键信息“以求尽其心”。材料中王阳明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视作末业的工商业放在与士“同道”的高度,故排除A项;王阳明主张“四民异业而同道”,故排除B项;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道德修养,排除C项。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

13、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解析:选C。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反对君主专制。就选项而言,A项说法反映的是顾炎武的爱国思想;B项反映的是民本思想;C项反映的思想是民治(法治)而非君治(人治);D项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和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有所不同。3.(2016高考全国卷甲,T24)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

14、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选B。A项错误,统一文字是在秦始皇时期;由题干可知,经文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隶书,这反映出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故B项符合题意;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2013高考全国卷,T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B。京剧脸谱来源于中国古代“傩”戏中的面具。在后来戏剧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给不同颜色的脸谱赋予不同的性格,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也就不能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故排除A、C、D三项。以“多源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1(2015高考全国卷,T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