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2框 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导学案 教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7010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2框 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导学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2框 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导学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2框 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导学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我们受到的保护 第2框 时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导学案 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能力目标:作为学生,正确运用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依法维护合法权利。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学习重点】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学习难点】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正确运用【预习自测】 1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 的社会环境。2我国严厉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使用 。3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公共场所发生了突发事件,未成年人会得到 。4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对 实施的专门保护。5我国司法机关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 , 的方针,坚持

2、教育为主、 的原则,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各个环节(如在询问、羁押、审理、执行判决等程序方面)都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合作探究】1、教材84页“探究”:调查本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是否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2、“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是最勇敢的。”当问起“网络妈妈”这个名词的由来时,发起人镇江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这样回答。在“网络妈妈”志愿者的招募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网络安全防护网。“网络妈妈”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哪些保护?【解疑答难】1、我国司法机关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3、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各个环节(如在询问、羁押、审理、执行判决等程序方面)都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2、学校传达室职工李某酷爱集邮,千方百计搜集邮票。一次,他发现学生的邮件中有许多封信上贴的邮票非常漂亮。几经犹豫,李某还是撕掉邮票,把信扔掉了。尝到了甜头,李某便一发不可收拾。采用此种方法,他积攒了几十枚精美的邮票。(1)李某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2)李某违反了什么法律的何种规定?【拓展反馈】1、社会保护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负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 )A.为了限制青少年的活动,避免意外的发生B.

4、要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C.要青少年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 D.保障青少年享有的一切权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据此回答2、3题 2、这一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保护中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自我保护3、实施这一规定的最有利的保证是( )A.普法宣传 B.道德约束 C.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4、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这使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我国未成年人保

5、护法和劳动部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童工)。这是为了( )A.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B.保护未成年人的休息权C.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权 D.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5、 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6、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中考链接】为了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下列活动场所,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进入的是( ) 宾馆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餐厅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电影院、歌剧院 科技馆、文化馆A. B. C. D.【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 你的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