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977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辋川(wn)摩诘(ji)东菑(z)窥江(ku)B危樯(qin) 白鹭(l) 西崦(yn) 夜雪初霁(j)C铜钲(zhn) 聒碎(u) 戍角(sh) 啭黄鹂(zhun)D豆蔻(ku) 朝槿(jn) 淳熙(chn) 蒸藜炊黍(sh)解析:A项,“窥江”的“窥”应读ku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蒸藜 黄鹂 露葵 海鸥B危樯 絮帽 西崦 春耕C解鞍 荠麦 窥江 俊赏D豆蔻 榆关 聒碎 凄惋解析: D“凄惋”应为“凄婉”。答案:D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2、正确的一项是( )A算而今(料想)饷东菑(送饭)漠漠水田(广漠无边)更相疑(互相)B危樯(高)积雨(下了很久的雨)东风知我欲山行(春风)铜钲(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形状像钟)C弥望(满眼)夜雪初霁(天由雪转晴)杜郎俊赏(眼光很高的鉴赏)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D废池(被战争破坏而未恢复的城池)聒碎(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那畔行(那边)阴阴夏木(幽暗的样子)解析:相:代词,表示偏指一方。答案:A4下列诗句或词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D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解析:C项,“算

3、”为领字,后面应停顿。答案:C5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解析:B项,使用了比喻,其他三项均为拟人。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花。6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

4、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_答案: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7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_答案: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

5、,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8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_答案:主旨句是“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全词描写秋夜词人所见、所闻、所思情景。词人从明月初升到斜月渐沉难以入眠,更漏声、叶落声、虫鸣声,听在耳中,击入心头,薄酒亦无以买醉。“天下事,少年心”感怀家国身世,使“点点深”力重千钧。9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举出一种并作赏析。_答案:借景抒情。全词借“更漏”抒怀,通过斜月疏星、漏声清缓、秋叶坠落、秋虫絮语渲染清冷气氛,引出长夜难眠、薄酒不醉之叹,进而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或:以景衬情。环境描写以声衬静,再以环境的寂静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