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936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8井陉之战训练落实提升鲁人版选修史记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陉之战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 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 益: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假: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 绝:断绝【解析】益,增设。【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解析】D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副词,才;副词,是。B项,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修饰。C项,副词,趁机;连词,因而。【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夜半传发B军

2、皆殊死战,不可败C其实不过数千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解析】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答案】C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活用现象有误的一项是()A信之下魏破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攻占B欲东下井陉击赵 东:名词作状语,何东C坚营勿与战 坚:形容词作动词,坚守D师事之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解析】D项,“师”应为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答案】D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广武君策不用A必为二子所禽矣B非臣所及也C成安君,儒者也 D何以加之【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B项与C项均为判断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完成610题。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

4、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

5、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舍:宿营B赵已先据便地为壁 壁:军营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购买D诸将效首虏 效:进献【解析】C项,购:重金收买。【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B项,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A项,连词,表因果关系,就;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就是。C项,代词,你们;如同。D项,指示代词,这,这种;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答案】B8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的一组是()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开壁击

6、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A BC D【解析】均为赵所为,不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答案】A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让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正面表现了他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B韩信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都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见而大笑”。C韩信派

7、出士兵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张旗鼓地开出井陉口。两军相接,赵军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D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汦水上,禽赵王歇,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也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解析】D项,“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错。【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译文:_(2)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

8、之。译文:_【答案】(1)清晨,韩信组织好显示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2)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115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

9、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轻,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

10、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没有好品行B

11、滕公奇其言 奇:奇怪C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王:称王D一军皆惊 皆:全【解析】B项,奇:感到奇怪,意动用法。【答案】B1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两个“顾”都是“只是”的意思。B项,就是,才;C项,助词,取消独立性,代词,指汉军;D项,用,因为。【答案】A13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能说明萧何推荐韩信理由的一组是()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吾为公以为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A BC D【解析】是说韩信不受项羽重用,是刘邦看在萧何面上勉强答应用韩信为将,是说全军没有人看得起韩信,都不是萧何

12、推荐韩信的理由。【答案】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描写,不仅画活了屠中少年的个性特征,而且也很好地表现了韩信的心理。大量的心理活动都在他“孰视”“蒲伏”中表现了出来。B萧何力荐韩信,刘邦了解了韩信的才能,毫不犹豫地答应拜他做大将军。C“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可见不仅刘邦瞧不起、不信任韩信,全军没有一个人瞧得起、想得到是他。D从萧何推荐韩信时与高祖的一段对话可见,萧何认定韩信是运筹帷幄、决胜庙堂的大将之才,不仅有军事家的才能,还有政治家的风度。【解析】B项,“毫不犹豫”错,刘邦答应拜韩信做大将军是因为萧何连恐吓带恳请,是看在萧何面子上的,

13、心里仍是充满忧心和怀疑。【答案】B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译文:_(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译文:_(3)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译文:_【答案】(1)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2)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呢?(3)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难怪韩信要走了。【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

14、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等到项梁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却没有名声。项梁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