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83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1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牵挂B巫山巫峡气萧森气:气象、景象C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解析】A项,系:系舟上岸。【答案】A2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41】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C项,应为:千载/琵琶/作/胡语。【答案】C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导学号:20880042】A江间波

2、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C项,“群山”与“生长”不对仗,“万壑”与“明妃”不对仗,“赴荆门”与“尚有村”不对仗。【答案】C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薄云岩际宿ABC D【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答案】B5名句默写。(1)玉露凋伤枫树林,_。_,孤舟一系故园心。(

3、2)群山万壑赴荆门,_。_,环珮空归夜月魂。(3)无边落木萧萧下,_。_,潦倒新停浊酒杯。【答案】(1)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2)生长明妃尚有村画图省识春风面(3)不尽长江滚滚来艰难苦恨繁霜鬓(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泊岳阳城下注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注】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诗人于此大约两年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是逢国破家衰时流亡之作。6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导学号:20880043】【解析】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

4、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衬托出别样的悲怆。【答案】描写了一幅风吹浪翻、孤舟寒灯、大雪纷飞的画面。由冷风、江浪、飞雪、寒灯等景物构成。7杜甫的诗有“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指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停顿转折。结合这首诗,分析杜甫诗的这种风格。【解析】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作起伏,由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答案】诗人身处逆境,心中的雄才大略却没有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激励着他,这种感情博大深厚。在表达感情时,开篇

5、写江城之大,山城之高,起笔豪迈;接着写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由豪迈转为伤感;接下来由身处逆境,毫不气馁,再转为豪迈;最后自比鲲鹏,将感情推向高潮。(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不见注唐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这是一首以议论方式写的直抒胸臆的诗歌,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后的注释和诗句“吾意独怜才”中把握。【答案】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6、怀才不遇的感慨。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导学号:20880044】【解析】诗歌的颔联将“世人”和“吾”进行对比,“皆欲杀”和“独怜才”相对,可以看出这是对比手法;另外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答案】对比手法。颔联通过“世人”与“吾”“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意思对即可)10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

7、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文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解析】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论断。【答案】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导学号:20880045】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

8、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解析】“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答题时应考虑这两个因素。【答案】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12下面关于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某中学科技节期间一块展板上的内容。请筛选相关信息,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要求:简明、生动、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9、不超过100字。【导学号:20880046】名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特点:贵州黔南平塘县天然喀斯特洼坑构造特点:球冠状反射面由约1800个六边形球面单元拼合而成建造特点:利用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铺设超大口径的球冠状反射面用途:将我国空间测控范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搜索地外文明和生物意义: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未来2030年处于世界一流地位【解析】本题从拟写图片解说词的角度考查修辞运用和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的能力。题干中要求对信息进行筛选,因此,写解说词时首先应明确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分析图片下方的说明材料可知,解说对象(望远镜)、大小(500米)、安放地点(天然喀斯特洼坑)、用途(探测宇宙)和意义(世界上最大)等都应在解说中体现出来。其次,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力求简明、生动。【答案】(示例)同学们,展板上介绍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有500米,像一只巨碗,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为我们探测遥远的天外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