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862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定二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卷七年级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4题作答)(8分)(1) ,洪波涌起。(2)然则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3) ,小桥流水人家。(4) ,却话巴山夜雨时。(5)曲径通幽处 ,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说明事物总在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名句是: ,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A.啜泣(shu) 喑哑(yn) 迸溅(bng)仙露琼浆(qing) B.瞬间(sh )模样(m)应和(h) 头晕目眩(xin) C.伫立(ch )干涸(g ) 发

2、髻(j) 忍俊不禁(j n) D.聒噪(tin)收敛(ln ) 酝酿(ling) 瘦骨嶙峋(xn) 3、下面各项书写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3分)A挑逗 幻想 痛心疾手 花枝招展B.摇蓝 伶仃 栩栩如生 凶神恶刹 C.贮蓄 葱茏 小心冀冀 梦寐已求 D劫掠 静谧 赏心悦目 闲情逸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5、综合性学习。(6分)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班要举办一

3、次“家温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了。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活动一: 在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请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游子对家国眷恋的诗句,以引出活动主题(3分) 活动二:主持人出示两则有关家的材料,要求根据对材料的探究写出你对家的看法。(3分) A、 在美国落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B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

4、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二、阅读与理解(35分)(一)诗词赏析(4分): 钱塘湖春行( 李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将诗中的“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中那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2分)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5、。(12分)(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6、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8、解释画线词语:(4分)学学半( ) 教学相长也( )求之下流,固颠( ) 棹数小舟( )9、翻译(4分):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尔辈不能究物理。 10、虽有佳肴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答: 11、乙文山中石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8分)我们还可以根 据云上的光彩现象,()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 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

7、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

8、“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12、文段中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A、断定 、推定 、推测 、猜想1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 1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光环的大小、云彩颜色的排列以及出现的位置上。B.虹是通过方位来推测天气变化的,而霞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C.文中引用的谚语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D.文中用“常常”“大多”而不用“全部”,这些词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15、请你写出一句与“看云识天气”有关的民间谚

9、语、俗语。(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1分)山就这么高仲利民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

10、方向。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

11、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16、 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