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761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一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测评一(一、二单元)(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从稗史到大雅: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小说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主要文学文体,但是在中国却一直是下九流的“闲书”,而不登大雅之堂。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家被称为稗官,小说被称为不能与正史相提并论的稗史。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君子自然不肯光顾小说,即使是那些才子,也是在正宗的诗文之外偶涉小说,大都拿小说不当正经事,将小说称为“闲书”。明清两代,即使是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肯定性的评论,也认为它们不可以与左传史记相提并论,仍然是“

2、稗史”的地位,而没有人敢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说文学高于历史。只有那些落第的文人,不厌其烦地写作数量繁多的实现自己白日梦理想的才子佳人小说,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甲午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酣梦,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首先就从重视小说的地位开始。梁启超反传统之道而行之,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将小说的地位抬到了一种罕见的高度:“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而谴责小说的出现,尤其是以林纾为代表的西方小说的大量翻译,也促成了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当然,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我们屡屡看到翻译者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删削原有的大段的景物

3、描写,甚至以说话人的身份现身说法。但是,他们的努力并非没有意义,正是因为梁启超颠覆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而将之视为文坛的正宗,谴责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以及在这之前已经有近两千余种的外国小说的翻译文本,所以在“五四”文学革命中鲁迅发表其“格式特别”的小说时,无须一个革命性的论证过程,现代小说就顺利登上了文坛正宗的舞台。那么,鲁迅使小说这种文体从传统向现代成功转型的贡献表现在哪里呢?胡适是以白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就此而言,鲁迅的小说其实比起宋元话本来并不显得通俗易懂。且不说他的早期小说斯巴达之魂怀旧等是用文言文写的,狂人日记开篇就是一个文言的序。关键就在于,胡适的衡量标准是有问题的

4、,普实克在其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一文中,就探讨了这篇文言小说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由此可见,文学的现代性有诸多的特征,白话仅仅是其中一个要素,把是否使用白话看成是衡量现代性的唯一标准是谬误的。普实克指出的鲁迅小说不以故事取胜而淡化情节,涉及现代小说重要的审美特征。鲁迅小说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而与现代派小说接近,其悲剧性是对传统大团圆的颠覆。鲁迅认为大团圆是不敢正视人生的“瞒和骗”,表现的是“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的国民性。而现代的新文学则应该与这种大团圆对立,真诚地正视人生的血痕和泪痕,写出人生的“血和肉”。阅读鲁迅的作品,且不说完全笼罩在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中的彷徨,就是鲁迅在自序中标榜“听

5、将令”而露出若干亮色的呐喊,其悲凉的基调也让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狂人日记中的觉醒者面对无人理解且将他视为疯子的环境绝望地呼喊着“救救孩子”,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像一条狗一样地默默地死去而无人同情,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旧历年底怀着到阴间被分尸的恐惧郁郁而终即使是鲁迅的喜剧性小说,也是含泪的笑,而且长歌当哭的泪水要压倒短暂的笑,尤其是阿Q正传,当阿Q觉得自己做革命党受难却实际上是被当作盗贼杀头的时候,看客们跟着这个死囚仅仅是想听他唱一段,让人在笑后陷入深深的悲哀与反省之中。(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关于鲁迅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并不表现在通俗易懂,而在于其具有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审

6、美特征,超越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而与现代派小说接近。B.鲁迅的很多小说是悲凉的基调,是悲剧的结局。这种悲剧性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几乎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C.彷徨呐喊中的作品全都笼罩着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即使是喜剧性小说阿Q正传也让人完全沉浸在悲哀与反省之中。D.狂人日记不能因为正文是白话文,就认定它是现代小说;怀旧也不能因为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就否定它的现代性。解析:C项表述绝对化,文中并未说“呐喊中的作品全都笼罩着悲观绝望的艺术氛围”,“完全沉浸”也不恰当。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说文学高于历史。而在中国古代,饱读圣贤书的君子瞧不起

7、小说,才子只是偶涉小说,落第的文人也只是通过写小说做白日梦。B.梁启超将小说的地位抬到了一种罕见的高度,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号召,提倡写作“新小说”,促成了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C.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这就导致一些翻译者在翻译西方小说时还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D.胡适以白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是错误的。因为文学的现代性有诸多的特征,白话仅仅是其中一个要素。解析:C项,强加因果。“翻译者在翻译西方小说时还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进程缓慢的一个表现。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

8、演义与水浒传虽然在明清两代得到了肯定性的评论,但仍没有摆脱“稗史”的地位。直到红楼梦出现,传统小说才没有被看作是“闲书”。B.如果没有梁启超颠覆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没有谴责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没有“五四”文学革命之前的外国小说的翻译,鲁迅发表现代小说就不会那么顺利。C.鲁迅认为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是不健康的国民性的表现,认为现代的新文学应该与这种大团圆对立。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实践自己的这一观点。D.鲁迅在夏瑜的坟头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表明革命还有后来人,想以此透出几分亮色;然而,这种企图连夏大妈也只能理解成儿子的冤魂显灵。这种隔膜增加了药的悲剧性。解析:A项,无中生有。红楼梦仍属于传统

9、中的“闲书”。答案:A二、课内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

10、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之:(2)缚而杀之之:(3)皆杀之之:(4)被罪之人之:参考答案:(1)结构助词,“的”;(2)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代指“猪”;(3)第三人称代词“他们”;(4)结构助词,“的”。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3分)(2)适才误耳,今何为也?(3分)参考答

11、案:(1)确实是这样啊!现在如果不先下手,一定会被他们捉住。(2)刚才(杀人)是个误会,现在(又杀人)是为什么呢?6.本段突出了曹操性格上哪方面的特点?(3分)参考答案:本段突出的是曹操奸诈多疑、凶狠残忍的一面。7.你怎么理解曹操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3分)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宁可对不起全天下人,也不能叫天下人对不起我。如果在不讲诚信的环境下,指不能轻信人言、过于老实,要避免吃亏上当,这应当是乱世自保之法则;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曹操的“罪恶名言”,这完全暴露了曹操自私自利、奸诈残忍、心狠手辣的本性,也是人们视曹操为奸雄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

13、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那里铺设得齐齐楚楚,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

14、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

15、,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回)8.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不请他参加“蟠桃嘉会”后,进行了强烈的反抗,选文中有哪些表现?(5分)解析:根据时间顺序,依次概括出每段中孙悟空的主要表现即可。参考答案:孙悟空定住了七衣仙女;调弄了赤脚大仙;喝尽了“玉液琼浆”;吃完了“百味八珍”;嚼尽了太上老君的金丹。9.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举动,反映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解析:回答本题要联系选文内容,对选文情节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具体事件来概括人物性格。参考答案: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无所畏惧、敢于反抗的叛逆性格。10.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奇幻美景,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文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解析:要注意小说中的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把握作者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参考答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统治者过着养尊处优、作威作福的生活。对以没有权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