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61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课时作业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1949年6月,毛泽东明确提出“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解析:联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另起炉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求同存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一边倒而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

2、除;故本题选C。答案:C2(2018厦门高三诊断)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解析: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实行“

3、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所以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故A项正确;中美建交的实现是1979年,故B项错误;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故D项错误。答案:A3(2018淄博高三摸底)日内瓦会议前夕,与会国的会议态度可以分为三类:苏、中、越的主导意见体现为苏联、中国的与会政策,即谋求通过会议达成协议,恢复印支和平;美国坚决拒绝缓和;英、法两国持观望态度。这说明日内瓦会议()A被美苏两大国左右 B两大阵营界限分明C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D中国主导会议进程解析: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材料反映的“美国坚决拒绝缓和;英

4、、法两国持观望态度”,表明三国不希望问题尽快解决。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中国对最终结果也有很大影响,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中国对会议作出积极贡献,“主导会议进程”言过其实,排除D项。答案:B4(2018衡水高三调考)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据材料“周恩来

5、总理求同而存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故B项正确;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C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5(2018秦皇岛高三统测)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A中国政

6、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D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和日内瓦会议无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属于万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属于万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6(2018延安高三月考)“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7、()A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局限,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故答案为A项。“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排除B项;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排除C项;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排除D项。答案:A7(2018开封高三调研)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

8、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解析:由材料“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可见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A。答案:D8(2018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评估)周恩

9、来在谈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A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B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C促进了中美间友好交往D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解析:根据材料中“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在1971年已经重返联合国,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9(2018淮南高三联考)初入政坛,尼克松曾因激烈的行为而出名。1960年代后期,尼克松突然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政策,开始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其担任总统之后实现了

10、访华的目标。尼克松“突然改变”的原因在于()A中美两国构筑战略同盟B美国改变了遏制中国的战略C两极格局下的“苏攻美守”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攻势;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中国面临最主要的威胁来自苏联,为寻求国际战略平衡,中美关系趋向缓和,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中美关系缓和,而不是中美结盟,排除。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战略是因为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联合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是改变敌视政策,而不是改变遏制政策,排除B。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突然改变”的关键原因,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答案:C10(2018包头

11、高三统测)从1973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了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A“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大力引进外资搞工业化B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D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三件大事:一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三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逐渐正常化。 这一系列外交事件,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

12、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了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体现了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二五”计划时间是19581962年,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说法错误。答案:D11(2018成都高三诊断)上海五国机制最早从建立边界军事信任和裁减边界军队入手,在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海合作组织又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将经济合作列入战略性议事日程。据此,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最为贴切的是()A区域间反恐及经济合作集团组织B注重安全与发展的多边合作机

13、制C新型的军事安全及经济合作联盟D大国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解析:材料“边界军事信任和裁减边界军队”“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经济合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是注重安全与发展的多边合作机制,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答案:B12(2018大同高三调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核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和平

14、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良好的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8聊城高三评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

15、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材料二: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顾骏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12分)(2)阅读材料二,分别指出“世界走进中国”和“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开始标志。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16分)解析:(1)第一小问会议,据材料一叙述分析得出万隆会议;第二小问影响,从与非洲大陆的关系、第三世界的地位与国际格局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标志,据材料二“当世界走进中国时”“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得出1840年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