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611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模拟)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A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B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 D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解析:根据材料“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可知,“工商食官”政策之下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涉及,排除。答案:D2(2017武汉调研)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

2、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C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D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解析:“修道途”“去关市之征”,交通的改善与税收的减少都有利于区域性统一市场的日渐形成,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B3(2017潮州二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解析: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

3、的形成,有利于形成更为广阔的市场,促使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答案:C4(2018郑州质检)据册府元龟记载:唐文宗时,“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唐武宗时,盐铁司曾上奏说,“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材料反映了()A唐代茶税收入明显增加B气候决定南北种植业差异C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更快D农副产品市场流动性增强解析:依据材料“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营生多以种茶为业”可知茶叶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因此说明农副产品市场流动性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莱芜模拟)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

4、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摩肩擦背,有些饮食店 “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这说明()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商业经营不受限制C坊市制度开始打破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南宋临安的商业经营不受限制,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南宋临安夜市的繁荣,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故A项错误;坊市制度开始打破是在北宋时期,故C项错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B6(2017济宁模拟)据载,“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唐律定为徙罪,明律改为杖罪,

5、明中叶之后实际流于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A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法律的调节作用日趋弱化C国家对人身控制的不断加强D个性解放思潮的逐步发展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是法律的弱化,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国家对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国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对于财产继承问题的态度,不是强调个性解放,故D项错误。答案:A7(2018运城模拟)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

6、9个。材料反映了()A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B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D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解析:根据材料“墟市”,是乡村地区定期的集市,说明农产品有经常的、固定的交易时间和场所,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墟市”,是种交易场所,故A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民间交易场所增多,不能反映经济中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与手工业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8(2017唐山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7、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解析:改革推动分封制经济基础的瓦解,故A项错误;改革推动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改革肯定土地私有制,故D项正确。答案:D9(2017平顶山模拟)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解析:永佃制的产生使地主作为土地所有者只能收租不能干预土地生产,拥有永佃权的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说明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经分离,故A项正确。答

8、案:A10(2017济南模拟)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夏商周到宋元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中国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租佃制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11(2017长沙模拟)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A与历代商业政策

9、的调整基本一致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D揭示了“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解析: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尽管西汉时桑弘羊便提出农商并重思想,但并未推广,所以到宋代仍有很多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说明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封建社会“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7山西三校联考)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重农抑商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C朝贡贸易

10、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收D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走向成熟解析:根据所学,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清政府对外贸易,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自卫作用,但从长远看,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A项正确;抑商是抑制商业,不是禁止商业,故B项错误;材料“唯一形式”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铁犁牛耕在汉代开始普及,唐代成熟,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合肥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

11、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

12、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1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13、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意义”,根据第一小问中是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展,推动政府货币改革,纸币便于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交子”是我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即可。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

14、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14(12分) (2017孝感七校联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代中国近300年间,经济变迁很大。从明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新的经济因素在萌生,传统的封建经济依然顽固。新旧交叠,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的。要求:围绕转变中的明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解析:围绕“转变中的明代中国经济”这一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明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答案:示例明代中后期农业有很大进步,由宋代“苏湖熟,天下足”被“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方向发展。重视农田水利,从国外引进的甘薯和玉米广泛种植,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的栽培在规模上和品种上都有显著发展。植棉的推广,烟草、花生等新品种的引进。私营手工业中,家庭手工业占相当比重。“买不尽松江布”,苏州“半城皆居机户”。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江南地区最为典型。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出现,徽商、晋商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气象,江南和东南沿海某些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