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602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限时规范特训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规范特训14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03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观示意图(图甲)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图(图乙),回答12题。1为保护图甲中斜坡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合理的措施不包括()A植树种草,恢复植被B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C强化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D采取措施大幅度改变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变得稳定2关于图乙中E环节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荒漠C夏季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D河网稠

2、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12.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保持水土可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民众意识等方面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是大气,不可能被人类大幅度改变。第2题,图乙中E环节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集中,淋溶作用强,易使红壤变得更贫瘠。答案:1.D2.C(2018广东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示意研究区范围,图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

3、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4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A植被类型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C雾霾天数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5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35.解析:第3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

4、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第4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第5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在2001至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答案:3.B4.D5.A龙首渠修建于汉武

5、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4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回答67题。6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分蒸发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实现自流引水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A BC D7如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关于此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B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C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7.解析:第6题,由题意和图示可知,龙首渠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是

6、利用地势实现自流,采用井渠施工法便于分段施工,从而降低工程难度。第7题,人类活动使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流水侵蚀加强,使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6.D7.C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89题。8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9近十几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7、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 BC D89.解析:第8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9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答案:8.C9.B(2018宁夏银川一模)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甲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相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显著提高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11从

8、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缓坡陡坡阳坡阴坡A BC D1011.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总体来看,同一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总的储水能力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坡度大的地区地表径流流速快,下渗减少,因而地表径流量不会明显减少。第11题,结合图示可知,总体来看,阴坡和缓坡的土壤含水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因而选D。答案:10.C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位于新疆西北部,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的盐度高。赛里木湖湖面海拔约2070米,1998年在该湖投放了原产于俄罗斯50N以北河流或湖泊中

9、的高白鲑鱼等冷水鱼。艾比湖湖面海拔约189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泊面积缩小了一半。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威胁列车运行安全。下图是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域位置示意图。(1)将高白鲑鱼投放到赛里木湖而没有投放到艾比湖,分析其合理性。(9分)(2)沙泉子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分析其主要沙源。(9分)(3)说出艾比湖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4分)解析:(1)根据高白鲑鱼的原产地可知,其适宜生存于低温、低盐水域;据材料可知,赛里木湖盐度低于艾比湖,其地势更高,水温更低,能够满足高白鲑鱼生存的需要。(2)沙源应从植被破坏、裸露的耕地及裸露的河湖底部等方面分析。(3)艾比湖面积缩小

10、,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的大陆性将增强。答案:(1)高白鲑鱼适应盐度较低、水温较低的环境;赛里木湖海拔较高,蒸发较弱,水温和盐度相对较低;艾比湖海拔较低,夏季水温较高,蒸发量大,盐度较高。(9分)(2)入湖水量较少的季节,干涸的河湖底部裸露,增加沙源;耕地面积扩大,土地沙化加重,增加沙源;湖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地表裸露,增加沙源。(9分)(3)湖区周围温差加大,降水减少,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蒸发加剧,干旱程度加重,沙尘暴天气增多。(4分)13(2018惠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种类。马达加斯加

11、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千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10分)(2)分析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类的原因。(6分)(3)分析该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岛地处南半球信风带,中间为山地;岛屿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岛屿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类,说明它受其他物种影响比较小,可结合该岛的位置与外界的联系进行分析。

12、第(3)题,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主要与栖息地的减少、人类的猎杀与采伐、环境污染等有关。答案:(1)自然植被: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岛屿西侧为热带草原。原因:岛屿东侧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因而终年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岛屿西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为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10分)(2)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6分)(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栖息地)减少;掠夺式猎杀、采伐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