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596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11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夯实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答案:B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3.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稻田中秧

2、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未来动态主要依据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答案:B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答案:B5.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d1591317212

3、5293337成虫/只6102871130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 d,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 d,成虫增长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 d,成虫增长速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 d,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答案:C6.下列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52250118)A.种群的“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

4、变化答案:B7.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52250119)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B.C.D.答案:C能力提升8.人们通过减少食物来源、饲养家猫、地面硬化等手段对家鼠进行控制,这些手段能够控制鼠害的原理是()。A.通过减少生物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增加天敌可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B.环境中鼠的容纳量完全是由食物来源量所决定的C.老鼠种群内部存在“计划生育”现象,自动控制种群数量D.一定空间

5、内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答案:A9.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时,原因是。(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主要原因是和。答案:(1)SN/2增长型(2)大于t1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捕获后使该鱼群种群数量保持在K/2时,可获得该鱼的最大持续捕获量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3)不增加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10.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

6、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导学号52250120)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7、培养。第五步:连续7 d,每天随机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2)某同学第5 d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制作好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整个计数板的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个数的计算公式:酵母菌细胞个数/mL=。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盖玻片用滤纸(吸水纸)吸去不被(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