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494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静电场恒定电流第5节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建议用时:45分钟)1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B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和I的值,然后求出平均电阻RC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整根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平均长度lD实验中可以长时间通电【解析】因金属丝电阻较小,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A项错误;实验中测多组U和I然后求出平均电阻R,B项正确;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C项错误;实验中不能长时间通电,D项错误【答案】B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由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A导线直径d的测量B电压U的测量C电流I的测量D导

2、线长度的测量【解析】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答案】A3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其长度L、直径d和电阻R.(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读数如图356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mm.甲乙图356(2)若用图乙测金属丝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0.0119.7) mm0.697 mm(0.696 mm、0.698 mm也对)(2)图乙中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测量值偏小【答案】(1)0.697(0.696、0.698也对)(2)偏小4某同学做“测

3、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1)需要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写出名称和符号)(2)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57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图357【解析】(1)由R,R得.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U、I、l、d.(2)电压表读数是2.40 V,电流表读数是0.46 A,电阻R 5.22 .【答案】(1)加在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金属丝的直径d(2)5.225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图358甲、乙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甲图测得的数据是3.0 V,3.0 mA,用乙图

4、测得的数据是2.9 V,4.0 mA,由此可知,用_图测得的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_.【导学号:34660093】甲 乙图358【解析】对比两次测量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电压的变化量为原电压的,电流的变化量为原电流的,说明电压的变化远小于电流的变化电压表的变化较小,说明电流表分压不明显,即电流表内阻RARx.所以采用甲图测量时误差较小,且Rx 1 000 .【答案】甲1 000 6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等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图359所示,读得直径d_ mm.图359(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

5、计算得到如下数据:电阻R()121.050.023.910.03.1导线直径d(mm)0.8010.9991.2011.4941.998导线截面积S(mm2)0.5040.7841.1331.7533.135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3)若导线的电阻率5.1107 m,则表中阻值为3.1 的导线长度l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要严格按步骤读取:(100.0120.0) mm1.200 mm.(2)由数据可得:R与S不成反比,R与S2成反比(或RS2常量)(3)

6、由(2)可得R,所以l m19 m.【答案】(1)1.200(2)不满足,R与S2成反比(或RS2常量)(3)197利用螺旋测微器、米尺和如图3510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流表的内阻为1 ,电压表的内阻为5 k)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阻值约为5 的金属丝的电阻率图3510(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510中的器材连接成实物电路,要求连线尽量避免交叉,电流表、电压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已知电源的电压为6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20 )(2)实验时,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和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示数如图3511甲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读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_,流过金属丝的电

7、流I_,金属丝的长度l_,金属丝的直径d_.甲乙图3511(3)该金属丝的电阻率是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小,因此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了保证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滑动变阻器应该连接“A(B)、C”或“A(B)、D”几个接线柱;由图可以看出电流表应该连接“”接线柱和“0.6”接线柱,具体连线如图所示(2)由图可以看出:电压表的量程是3 V,所以读数是2.20 V;电流表的量程是0.6 A,所以读数是0.44 A;由于螺旋测微器的半毫米刻度线已经露出,因此读数是1.850103 m;米尺的读数是40.50 cm10.00 cm30.50 cm.(3)由电阻定律得 m4.4105 m.【答案】(1)见解析图(2)2.20 V0.44 A30.50 cm1850103 m(3)4.4105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