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43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能量流动1.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吸收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人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繁殖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选D。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项错误;人同化的能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少部分用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繁殖,B项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项正确。2.如图表示能量流

2、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00 J/(cm2a)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J/(cm2a)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D.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于50 J/(cm2a)【解析】选D。图中的A是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其中有20 J/(cm2a)被分解者利用,所以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 J/(cm2a),A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有50 J/(cm2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 J/(cm2a),B错误;

3、图中只有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无法得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释放的能量大于50 J/(cm2a),D项正确。预测点2.物质循环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导学号14120203A.图中参与构成食物链的生物包括A、B、CB.进行过程的生物不一定具有叶绿体C.进行过程的生物不一定具有线粒体D.提高过程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解析】选A。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项错误;进行过程的生物可能是没有叶绿体的原核

4、生物,B项正确;进行过程的生物可能是没有线粒体的原核生物,C项正确;提高过程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项正确。4.共享单车对解决交通拥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2)图中字母_表示生产者,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3)若D的同化量增加1 kJ,则至少需E的同化量增加_kJ。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具体可表述为_。(4)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要求至少写出三条)【解析】(1)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2)根据指向E的箭头“一进多出”可判断E表示生产者,F、D分别代表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消费者的数量均减少。(3)若D的同化量增加1 kJ,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则至少需E的同化量增加120%20=25 kJ。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具体可表述为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4)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等。答案:(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2)E减少(3)25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4)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