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405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1.(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陪葬坑内发现了十几个腰间挂着陶削(小刀)、砥石(磨刀石)的文官俑。据此推断,这些文官公事的书写材料应是()A.龟甲B.丝帛C.竹简D.麻纸【解析】选C。文官腰间挂小刀、磨刀石是为了在竹简上刻字办公,故选C。2.史学界一般认为,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下列各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民间传说B.某家族的家谱记载C.官方史书记载D.汉代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张残片【解析】选D。民间传说、某家族的家谱记载、官方史书记载

2、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遗址和墓葬里出土的文物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故D符合题意。【补偿训练】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解析】选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分别发明于战国、西汉、唐末和北宋。故选A。3.德国人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解

3、析】选A。造纸术的西传,改变了欧洲用羊皮纸、小牛皮纸的历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补偿训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解析】选A。本题切入点是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分析材料,依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并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内容思考,可知应是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

4、型,故A符合题意。4.(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提供技术保证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解析】选C。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内容,而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之一就是指南针的应用,故选C。【补偿训练】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解析】选B。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故选B。5.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

5、作为研究性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解析】选D。印刷术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艺复兴,但它不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根源应该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6.有学者曾说:“最早点燃了那征服星空的火焰的中国人,没能成为最早飞向宇宙的人纸和印刷术这种不可估量的通讯传播手段,传到欧洲仅仅几百年就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堡垒”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表明()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

6、同的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解析】选A。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这是由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如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文化专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故选A。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A。据关键信息:“经

7、验工艺的水平上”“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A正确。B、C、D均未体现。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解析】本题对关键时间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纵向观察材料一表格即可得出答案。答案: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