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26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练习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酶的作用及机理1,3,4,112.酶的本质及探索6,7,10,123.实验变量的实验设计2,9,14,154.综合考查5,8,13A级合格性水平训练1.(2017新疆石河子月考)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C)A.降低反应体系的自由能B.增加反应体系的自由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调节了反应所需的酸碱度解析:酶的作用机理就在于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2.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C)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

2、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观察的指标是气泡的产生速率;温度是自变量,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1号与3号、1号与4号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2号在高温下出现气泡的原因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蛋白酶能够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解析: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O、N,RNA中一定含有C、H、O、N、P;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甚至体外发

3、挥作用,如加酶洗衣粉;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可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人体内的酶不断被分解和重新合成,因而不断更新。4.(2017河北张家口期中)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解析: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明显,而不是使反应分子获得活化能。5.(2017河北张家口期中)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酶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B.

4、酶是生物催化剂C.酶都是蛋白质 D.酶能为化学反应供能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不都是蛋白质,有的是RNA;酶不能为化学反应供能,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6.下列关于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C)A.两者均可改变反应的速率B.反应前后,两者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C.酶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则不能D.两者均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解析:酶和无机催化剂均可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两者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两者均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7.(2017安徽铜陵月考)1773年,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让鹰吞下装有肉块的小铁笼,

5、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笼,发现肉块消失了。依据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实验由于只有一组实验,所以没有形成对照B.小铁笼的巧妙之处在于排除了胃物理性消化的干扰C.本实验可以得出是胃蛋白酶将肉块消化分解的结论D.本实验也能说明酶可以在细胞外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解析:该实验虽只有一组实验,但能形成前后自身对照;小铁笼的巧妙之处在于排除了胃物理性消化的干扰;本实验可以得出是胃产生了物质将肉块消化分解的结论,但是不能确定是胃蛋白酶的作用;该实验证明了胃部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但不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8.(2017江西新余月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A.酶是活细胞产

6、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B.酶能够提供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C.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D.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破坏了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均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起催化作用,且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9.( 2017河北武邑期末)下表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请回答:试管编号加入材料处理方法实验现象12 mL H2O2溶液+2滴清水室温无气泡22 mL H2O2溶液+2滴清水90水浴加热少量气泡,带火星的卫生香不复燃32 mL H2O2溶液+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室温较多气泡,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42

7、mL 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室温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卫生香猛烈复燃(1)该实验运用了科学实验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即法。(2)在实验过程中的变量称作自变量。上述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上述实验中,因变量为。(3)上述实验中还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原则,即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是(填试管编号)。(4)比较1号和2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1号、3号、4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运用了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了实验的自变量。(2)该实验中,自变量是人为控制的,包括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8、的变量,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3)上述实验遵循了对照性原则,其中1号试管为对照组,2、3、4号试管为实验组。(4)比较1号和2号试管,90 下产生的气泡多,说明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比较1号、3号、4号试管,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说明过氧化氢酶和FeCl3均具有催化作用,且过氧化氢酶比FeCl3的催化效率高。答案:(1)控制变量(2)人为改变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自变量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3)对照1号试管2、3、4号试管(4)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过氧化氢酶和FeCl3均具有催化作用,且过氧化氢酶比FeCl3的催化效率高B级等级性水平训练10.(2017宁夏银川月考)把分

9、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进纳米级小笼子做成的“防护服”中,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C)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该酶降低反应体系的自由能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D.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由题意可知,分解酒精的酶的化学本质不是RNA,而是蛋白质;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于“防护服”的保护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见该“防护服”的作用就是防止酶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分解;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作用。11.(2017江西赣州月考)如图曲线、分别表

10、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A.bc段可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将向下移动C.ac段可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需要的活化能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将向上移动解析:bc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需要的活化能;酶催化比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更能降低活化能,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由于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故改变酶促条件后,降低的活化能减少,故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12.(2

11、017山西大同月考)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了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是(B)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解析:分析图示可知:1196片段具有活性,说明酶具有活性的部位在第1号至第196号氨基酸之间;86149片段没有活性,说明酶具有活性的部位在第86号氨基酸之前;44419片段具有活性,说明酶具有活性的部位在第44号氨基酸之后。综上分析,酶具有活性的部位是第44号氨基酸至第85号氨基酸。13

12、.(2017山西大同一中月考)下列有关唾液淀粉酶叙述正确的是(B)唾液淀粉酶从细胞释放到口腔不穿过生物膜唾液淀粉酶被吞咽入胃依然能消化淀粉分解唾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解析:唾液淀粉酶以胞吐方式从细胞释放到细胞外进而进入口腔,不穿过生物膜,正确;唾液淀粉酶被吞咽入胃,在胃液强酸性的条件下会变性失活,不能消化淀粉分解,错误;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唾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正确;溶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在鉴定时,应先加A液后加B液,错误。综上分析,B项正确。14.肝脏研磨液中含

13、有的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中的Fe3+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现用肝脏研磨液、氯化铁溶液为材料,依下表设计实验,并得到结果,请分析回答:实验序号反应物加入物质条件现象1H2O2肝脏研磨液室温大量气泡2H2O2氯化铁溶液室温少量气泡(1)实验1、2的现象出现差别的原因是 。(2)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是 。(3)实验1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为:A.肝脏研磨液已失效;B.过氧化氢已被彻底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 。解析:实验1、2相比,实验1加入了肝脏研磨液,其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的效率更高。实

14、验1中,过氧化氢的量有限,故当过氧化氢消耗完后反应就不再进行,氧气不再产生。答案:(1)肝脏研磨液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氯化铁溶液中的Fe3+高(2)1(3)B向实验1的装置中再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15.(2017辽宁庄河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研磨液的作用是提供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答出主要两点)。(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4)酶的化学本质是。.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组别处理培养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