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26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综合测评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选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测评(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A.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商品买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解析】题中要求回答的是最主要的措施。在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中,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重点是固定粮食税。所以A项可选。【答案】A2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A列宁的英明决策B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C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D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解析】新经济政策是由当时苏俄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生

2、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D项入选。其他选项也是原因,但这些原因最终还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所以不符合要求。【答案】D3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当成()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B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C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解析】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这也是他认识的局限性。【答案】B4斯大

3、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关系的认识。A项表述错误。B、C两项没有体现二者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答案】D5斯大林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是()A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后应消除资本主义B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C生产资料也是商品D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

4、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解析】A、B、C三项的观点都与斯大林的观点相悖,故不能选。斯大林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D项正确。【答案】D6“最近苏联方面暴露出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这段话表明我国当时()A基本照抄B以苏为鉴C与苏联结盟D与苏联矛盾激化【解析】这是苏联暴露出一些问题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讲话,是“以苏为鉴”。【答案】B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

5、本方针。”这个基本方针指的是()A推翻三座大山B正确处理十大关系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析】A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B项是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答案】C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这里讲的是要处理好()A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C中央和地方之间关系D经济建设和

6、国防建设的关系【解析】材料表明的是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答案】D9毛泽东曾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句话点明了()A利用商品交换可以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政权B划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C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D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解析】本题阐明了与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相结合,这是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标准,故应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答案】

7、B10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这种认识认为()A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B价值规律只在消费领域起作用C价值规律只在生产领域起作用D国家的计划决定价值规律的作用【解析】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其实也就是对价值规律的利用规定了条件。他认为,价值法则存在于各部门之间,所有的经济单位都要利用价值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A项是对毛泽东观点的正确理解。B、C两项说法都不全面。D项说法错误。【答案】A二、非

8、选择题(共50分)11(1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苏联理论界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苏维埃国家是无所不能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服从于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计划。材料二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斯大林认为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国有企业在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赢利。(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5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对价值规律的认

9、识。(10分)【答案】(1)材料一虽然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但是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是唯意志论的体现;材料二承认价值规律的客观性,主张要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消灭它。斯大林认识到价值规律的客观性,主张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无论在消费领域还是在生产领域,都起着调节作用。斯大林只看到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调节作用,认为价值规律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这是不科学的。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国家计划要服从于价值规律的作用。12(15

10、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1)简要谈谈你对“大力发展内地工业,要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的认识。(6分)(2)这一论断对我们今天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有何启示。(9分)【答案】(1)建国初,为了改变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装备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在发展内地工业过程中,若能充分利

11、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能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建设的全局,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2)面对东、中、西部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此,国家应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号召东部沿海地区在人、财、物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13(20分)在商品生产的作用上,斯大林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肯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可以具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作用;二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决定性的经济条件”下并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毛泽东同意斯大林的有关论述。针对我国一些人害怕商品生产,他一针

12、见血地说:“现在我们有些同志怕商品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结合材料分析,在我们国家为什么不必怕商品生产?(10分)(2)探究毛泽东的“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现实意义。(10分)【答案】(1)在我们国家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这是因为,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有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有各级党组织,有成千上万的党员,有广大的贫下中农作为我们的依靠。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发展商品生产,可以换回等价物资,满足人民生产上和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从而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今天来说,发展商品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生产目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