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221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评估(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A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D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解析:把中华文化等同于中华文明是错误的,中华文明侧重物质文化,中华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A是错误的;C观点也是错误的。D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符合题意。答案:B2汉字凝

2、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包含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汉字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构词、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汉字是通用的文字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材料意在说明汉字内涵丰富、独树一帜,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故C正确。答案:C3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这要求青少年()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在博采众长中提高

3、文化素养ABC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影响人的特点。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入课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感悟中华文化的氛围,也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答案:C4“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颁奖盛典在拥有800年历史的佛山南海西樵松塘翰林村举行。获奖的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了广府、潮汕、客家和粤北古村落的风格,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基本囊括了全省古村落精华。这些古村落折射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品质ABCD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了不

4、同地区的风格、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5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B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强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是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探讨原因的,故排除B、C两项。D项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A6约在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与儒、道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

5、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解析:本题以佛教的传入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项符合题意。答案:B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

6、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BC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元素”极具中国特色,故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故入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排除;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故说法错误。答案:D8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下列能成为反对理由的是()A保持汉字传承中华文明的民族特色B中华文化应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D汉字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解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7、,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故选A。B、C不是反对的理由,而是支持的理由,故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故D错误。答案:A9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材料反映的最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的差异,故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表述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10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

8、但受纸张老化、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加强我国古籍修复工作()A才能够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才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是保证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客观要求D是展现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方式解析:加强古籍修复工作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得以一脉相承,C项符合题意。A、B中“才能够”均说法错误。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并非展现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方式,D排除。答案:C11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汉字和姓氏以及启迪中华民族的元典文化均起源并繁盛于此。可以说,中原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9、由此可见,弘扬中原文化,可以()突显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ABC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中原地区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故符合题意。中原文化并不能体现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故排除。答案:C12下图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以其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文化之精髓ABCD解析:材料强调,中华文化由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组成,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故符合题

10、意。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故说法有误。答案:B13在古皖大地,儒、佛、道三教自古流传。过去的天柱山,就有“三千道士八百僧”。天柱山“道僧并存”,主要说明了()A古皖文化博大精深B古皖文化源远流长C古皖文化包容性强D古皖文化生命力强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安徽的天柱山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和谐共存,说明古皖文化包容性强,故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4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流说法有四种:一是纪念屈原投江殉国,二是纪念伍子胥忠君,三是纪念曹娥孝父,四是吴越民族图腾祭祖。在这些说法中,当属纪念屈原说最深入人心,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材料

11、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中传统习俗对人们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生命力之中ABCD解析:在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中,纪念屈原说最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永远感动着中华儿女,故选组合。不符合题意。答案:B15金牌不仅是对获胜者的“奖赏”,更承载着多元社会价值。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已经为中国体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女排姑娘们刻苦训练、克服伤病、团结协作、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在当年,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这说明()女排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爱国主义不是抽

12、象的,是具体的弘扬拼搏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ABCD解析:材料说明,在当年,女排的拼搏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对各行各业都有促进作用,故符合题意。弘扬拼博精神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关,故不选。答案:C16我国开始启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道德模范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中国精神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超越时代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解析:材料说明,道德模范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

13、性,故选A。答案:A17英雄先烈们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BCD解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说法错误。均符合题意。答案:A18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包括()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民族

14、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ABCD解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答案:B19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荒唐细节,消解和恶搞英雄。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英雄不容亵渎!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民族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ABCD解析:民族精神的力量体现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时刻,错误。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颠倒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答案:B20有人大代表建议,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